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打好保卫战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5-08

□记者 祁克宁

胜日寻芳好运城,无边光景一时新。蓝天白云下,漫步城市街道,或是公园广场,干净舒心的环境,满目宜人的园林,让人们感受到绿色城市生活的美好;相约一起,或环盐湖,或环伍姓湖,或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一路赏山水美景,一路绿色骑行,在亲水近水间品鉴绿色生态之美;中心城区生活垃圾,被统一收集清运至垃圾焚烧发电厂,经现代环保工艺焚烧资源化利用,摇身一变成了“绿色电能”,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开启了“全焚烧、零填埋”新篇章,有力推进了“无废城市”的建设。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市立足于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总牵引,履职尽责、恪尽职守,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打好蓝天保卫战——

空气质量更清新

经过冲水、机扫、洗地“三车联动”,外加雾炮抑尘车循环作业,市区红旗街、河东街、禹都街、机场大道等街道见了本色,不仅切实降低了道路扬尘,还使得城市空气质量更清新、湿度更宜人。

这是中心城区蓝天保卫战,城市精细化降尘的一个缩影。

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打好蓝天保卫战,结合具体职能,城市管理部门强化道路扬尘管控,城市道路清扫作业实施“两深度”,即主次干道深度保洁、背街小巷深度清理,中心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85%以上。严格工地监管,紧盯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领域,严格落实建筑工地“六个百分百”各项要求,对不重视、不配合、不积极履行扬尘治理责任的建筑工地进行依法查处。规范露天烧烤,通过日常巡查、定期摸查、集中整治等措施,对中心城区露天烧烤行为进行长效管控,坚持“打早、打小、打新”,始终保持高压惩戒态势。

科技为精准降尘赋能。为精准有效做好城市降尘工作,市生态环境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科技作用,在中心城区100台出租车安装走航仪,动态实时监测城市道路扬尘。生态环境部门汇总分析一周的数据,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传给相关部门进行整改,此外,该部门还新建设了53个大气环境监测站,基本涵盖了中心城区及周边的53个乡镇(街道),为城市精准治污提供科学全面的数据依据。

环境就是民生,蓝天也是幸福。打好蓝天保卫战,我市锚定“退出168城市后20”目标,坚持“转型、治企、减煤、控车、降尘”并举,标本兼治、长远结合、靶向发力,深入开展了大气环境突出问题“百日攻坚”、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等专项行动,持续推进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运城蓝”。

蓝天保卫战,是一场综合治理的攻坚战。在治企方面,我市全力推进企业升级改造,开展专项排查整治,全市5家焦化、8家水泥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工程,77台工业炉窑完成升级改造,41家企业完成无组织治理,81家涉VOCs企业完成整改,完成21家供热企业专项整治,完成闻喜建龙钢铁、喜丰航化工、高义钢铁CO治理工程,完成4家焦化企业4.3米焦炉关停淘汰;在控车方面,全市加强执法监管,完成汽修企业专项整治,货运源头企业实现监管全覆盖,积极引导运输企业开展推广应用新能源和国六排放标准货车,全市新增(更新)85辆公交车和202辆出租车全部为新能源车辆;在减煤方面,中心城区“禁煤区”面积由656.78平方公里扩大到1030.75平方公里,严格排查散煤、“三烧”问题,完成冬季清洁取暖改造25669户。

蓝天保卫战,是一场发展方式的攻坚战。在转型方面,我市大力发展新型产业,坚决遏制“两高”项目,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有效控制能耗强度。去年以来,我市以打造“合汽生材”新兴产业地标为引领,举办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峰会,现场签约6个项目,总投资32.5亿元;举办了山西省现代医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运城)座谈会、特医食品专题研讨会,承办了山西有色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搭建新材料产需对接平台,推动中铝山西新材料与华海康道、康庄等5家链上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全市共6家企业已通过国家工信部再生资源规范条件企业公示。严格落实我省明确的14个分类处置项目,工作进展全省第一。全市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电力总装机容量占比达到51.9%。

打好碧水保卫战——

一泓清水入黄河

阳光和煦,步入芮城县城市污水人工湿地,丰富多彩的水生植物,湿润清新的空气,吸引周边不少市民前来参观。出厂的水质经人工湿地生态自然处理后,可提升至地表三类水,不仅有利于“一泓清水入黄河”,更是让市民享受到亲水近水的“生态福利”。

除配套建设人工湿地,芮城县污水处理厂还配套建设容积1万立方米的进水调节池。目前,该项目正加快建设,预计今年年底投运。该调节池建成后,将有效控制芮城县初期雨水污染,减少合流制管网污水溢流排放,提高对污水处理负荷的缓冲能力,防止处理系统负荷的急剧变化,达到调节流量、均衡水质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改善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确保“一泓清水入黄河”。

项目支撑碧水工程。我市强力推动项目建设,谋划实施了87个总投资115.9亿元的“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项目,并将“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项目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同时,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目前,河津市新建日处理3万吨的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永济市城区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项目正加紧施工;运城市新建日处理10万吨城西污水处理二厂项目已立项,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东片区排水系统末端调蓄设施建设项目(城东污水处理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已批复,后续相关建设工作正有序推进。

打好碧水保卫战,需要源头综合治理。全市积极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围绕沿黄8个县市,积极谋划项目,将水质改善作用明显、有明确资金来源和实施主体的项目优先纳入,共谋划项目57个。目前,已完工项目20个。同时,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对汾河、涑水河沿线重点排口不定期监测,安排专人每月巡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确保入河水质达标。此外,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改造,2023年全市雨污分流改造任务102公里,累计完成雨污分流改造130余公里。截至2023年年底,全市10个国考断面水体优良比例为80%,黄河干流运城段稳定保持在三类及以上水质。去年前三季度,全市水质改善率位列全国第十四。

打好净土保卫战——

人居环境更宜居

阳光明媚,微风不燥,在运城市大运幼儿园的操场上,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在老师的陪伴和引导下,愉悦健康地享受户外教学的幸福。而该园西侧的扩建地块,经过相关部门对土壤污染状况的调查,达到安全利用标准,已进入后续的建设施工阶段。

“运城市大运幼儿园扩建地块只是去年诸多‘一住两公’地块之一。”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土壤环境直接关系人居环境安全。为确保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我市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的地块,在土地供应前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治理修复工作,不符合要求不得进行土地供应。去年以来,全市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且已供应的有47宗地,所有问题地块已全部整改完毕,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为100%,确保了人居环境安全。

加快“无废城市”建设,推进固废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我市出台了《运城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运城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垃圾分类相关制度保障逐步完善。中心城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有效解决了建筑垃圾围城污染环境的问题;运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产运行、并网发电,中心城区、盐湖区、夏县、平陆县和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活垃圾基本实现了“全焚烧、零填埋”。

打好净土保卫战,关键在加强源头管控。全市加强重点行业企业地块土壤污染管控,对我市关闭搬迁企业地块进行摸底排查,确定了优先监管地块,并开展了2023年关闭搬迁企业优先监管地块风险管控工作。强化耕地污染防控,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持续推进农用薄膜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在永济、芮城、临猗、夏县、闻喜、新绛、稷山7县(市)开展肥料新产品新技术新机具集成技术推广示范,面积达25万亩,临猗县苹果、万荣县桃树、闻喜县黄芩和芮城县小麦示范基地已建设完成,完成小麦“一喷三防”喷防面积442.59万亩。盐湖、芮城、闻喜3县(区)实施了加厚高强度地膜6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1万亩的试点推广。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23新增完成153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运城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27.3%,全省排名第四。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