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国内>

以歌会友,另一种快乐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5-06

□黄国华

“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生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尝了三分。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催人泪下的旋律和一片合唱的歌声,在清晨的民乐园里荡漾,给鸟语花香的公园增添了一份味道,也使在此散步的我停下了脚步。

顿足片刻,寻声而去,在大槐树东边的一个亭子前,我发现了他们。

人不少,男男女女有三四十个,白发、黑发都有,多数为退休后的大婶大叔们,伴奏也有四五个人,笛子、二胡、口琴……乐器五花八门,演奏却十分和谐,三个指挥精神抖擞,尤其是那位年长一点的杨老师,指挥颇有专业味道,眉目间、挥动中透出投入和专注,此时的他显得真帅!

虽然没有绚丽的舞台,没有耀眼的灯光,但每个人都非常认真,现场气氛热烈,一片其乐融融。

在那儿听他们歌唱,我也被感染了,他们唱的歌曲都很优美,可以看出是经过用心挑选的,许多经典老歌都在他们演唱的范围内。

不同的是他们是不分声部的大合唱,但不论艺术和专业性怎样,他们能每天早晨在那里放声歌唱,和那么多艺术歌曲亲密接触,是我向往的,我被他们深深地吸引。当我看到他们拿着厚厚的歌本时,我才知道这几年自己所听的歌曲太有限了。

要不是今天听到他们的歌声,我都忘了“我也需要歌唱”。是呀!这个歌友团就在我身边,这里有一群爱唱歌的朋友们,这里有好多我不会唱的歌,这里也更随意和自由,这是贴近生活的歌声,这里很适合我。

我喜欢自由的氛围,喜欢不为演出、不为比赛而歌唱,喜欢接触更多的优美歌词及新鲜的素材,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我的写作水平。

第二天我就加入了其中,决心一定,我心轻松了。虽然我们演唱不专业、人员不固定,但我们热爱这个团队,在这里我接触到了不少优秀歌曲。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要把我喜欢的事情放在我够得着的地方,放在我心所向往的地方。

只有喜欢和投入才能享受到艺术的魅力。从我成为“民乐歌友团”中的一员,歌唱就和我紧密相连了。它走进了我的生活,做饭的时候、散步的时候,我都不由得哼着歌儿:“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农耕文明在这里传扬,枣花香里说丰年,农工商贸百业旺,五谷香自稷山来,吃粮不忘咱后稷王……”

进入“民乐歌友团”后,唱歌成了一种抒发心情的享受,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每天浸润在动听的旋律和美丽的歌词中。

唱歌的这些天,我也和歌友们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先是老姐姐黄伟珍指出我不会用嗓子,她和杜指挥、张嫩雪,还有几位叫不上名的姐姐每次耐心地指导我、帮我学会唱歌时要从高处发音。

印象最深的是任丽芳大姐,她为了方便大家学唱歌,把常用的142首歌曲词谱打印成册,装订了20本供大家现场传阅;为防止长时间持书手累,还购置了两副谱架。听歌友们说,她最近又专门订制了一个简易铁书柜安装在墙壁后,专门放置歌本。

现在日子好了,大家聚在一起唱唱歌,是一种回忆,也是一种锻炼。

退休教师胡金如说:“自从参加了合唱团,每天吐气发声、练习唱歌,不仅身体锻炼了,同时生活也更规律了。”

歌友焦仙蕊说:“每天放声高唱,陶冶了情操,让我充满了活力,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歌友费丽玲说:“在团里,交到了许多知心朋友。大家一起聊天、唱歌,互相关爱,什么烦恼都忘了,心情很愉快。”

“民乐歌友团”就像一个大家庭,歌友们关心它、热爱它、维护它,也同时享受它所带来的乐趣。

随着杜指挥手臂的舞动,《我的祖国》的伴奏响起,紧接着“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抑扬顿挫、美妙嘹亮的歌声响彻民乐园。

伴随着歌声,我们在欢声笑语中忘记了年龄,忽略了皱纹,心态越来越年轻。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