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4-05-01
最早受到人类重视的自然现象,可能就是从天而降的雨水了。
甲骨文里的“雨”字用一横象征天上的云,在横的下面画几个小点象征从天而降的雨滴。
下大雨之前,往往会刮风、闪电、打雷,这些现象同样被先民注意到,并且记录下来。除了下雨,还有一类“响彻天地”的自然现象,那就是打雷!
甲骨卜辞中与“雷”相关的月份,有二月、三月和十月,这正与《礼记·月令》中记载“仲春之月,雷乃发生,仲秋之月,雷乃收声”基本一致。
打雷一般都伴随着闪电。在早期古文字中,用来表示“电”的是“申”字,“申”的字形,像半空中闪耀而曲折的电光。
夏季雷雨天气之后,常会出现彩虹。虽然科学告诉我们,彩虹是天空中的小水珠,经日光照射和反射作用而形成的弧形彩带,但古人可不这么认为。
中国古代关于彩虹的最早的文字记载就在甲骨文里:“有出虹自北,饮于河。”意思是:有一道彩虹出现在北边的天空中,一直延伸到黄河里喝水。
殷商时,“虹”被视为影响日常生产、生活的征兆,甲骨文中的“虹”字,描绘的正是一只首尾各有一口的神奇动物,它张着巨口咕嘟咕嘟地喝着江河之中的水呢!也许是因为殷商时期人们无法解释这个不算常见,但又确实美丽的自然现象,看见时隐时现的虹桥,于是浮想联翩,把它看作有灵性的神物,能够低头喝河水。
虹是哪种神奇动物呢?有的专家认为是大虫子,有的专家认为是蛇,有的专家认为是龙。
(《北京晚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