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4-03-04
新华社西宁3月2日电(记者 张子琪)老年人受身体机能衰退或疾病影响,普遍存在一定程度听力障碍,不及时干预会影响老年人日常交流,增加出现精神和认知功能障碍风险。专家建议,应提高对听力健康的认识,并制定科学有效的康复方案。
青海红十字医院耳鼻喉科一病区主任马佐鹏介绍,中老年群体是听力障碍和听力损失人群的主体,当听力损失达到中度,对于大部分患者,尤其是听力需求高的患者,就需要考虑佩戴助听器。“助听器虽不能使受损听力恢复到正常水平,但能帮助一些听障患者改善听力,减缓听力下降进程。”马佐鹏说。
常见的助听器类型包括耳塞式、耳道式、后耳式等。专家建议,存在听障问题的老年人在选择助听器时,应由专业医生进行听力检测后再选择适合的助听设备,可结合个人听力损失程度、使用环境、助听器的功能特点等方面考虑。佩戴助听器后要按期复查,助听器使用中要注意防潮、防震、防耳垢,设备使用后,应定期送往专业机构进行调试和保养。
青海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宋翊飒说,听力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建议公众增强健康保健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倡导全生命周期听力健康管理理念,定期进行听力健康检查,主动远离噪声污染、耳毒性药物等有害因素。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