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河东映像>

正月十五打灯笼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2-24

□王守忠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目睹大街小巷那一排排花灯,耳闻社区里那锣鼓声声,恍然发现元宵节已经来临。儿时吃元宵、看热闹的往事依稀浮现在眼前,最难忘却的是五十年前正月十五打灯笼的情景。

俗话说: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20世纪60年代,资源匮乏,人们生活十分困苦,尽管当时在集市上偶尔也能买到现成的灯笼,但村里人都舍不得花那一两元钱。每到正月十五前夕,家家户户的大人都要给小孩扎制个灯笼。

那些年,父亲给我们扎制的灯笼,是被叫做“火蛋灯”的那种。父亲先把准备好的旧竹帘用水浸泡,再弯成圆形,以细铁丝固定,做成灯笼骨架,然后在其周围用糨糊粘上红纸,犹如一团红红的火球,故称“火蛋灯”。接着,父亲在一个小木板左右两边穿上两根平行的细“米丝”,然后从“火蛋”中间的圆洞里穿过,小木板便成了灯笼的底板,上面可以粘上蜡烛。细长的铁丝拧个圈,系上绳子,用一根细棍挑着,装满我童年欢乐的小灯笼就做成了。

灯笼扎好了,高高挂在堂屋墙壁的铁钉上,我每天望着灯笼掰着手指数日子,渴盼元宵节的到来。正月十五前夜,夜幕还未降临,我便忙着拿出父亲给我买的那盒细细、短短、小小的红蜡烛,点燃蜡烛,将溶化的蜡液滴在小木板上,然后迅速将蜡烛底部粘在上面。等到夜幕降临,我便拎起灯笼,小心翼翼地走向巷道。

此时狭长的巷道里渐渐热闹起来,远远望去,灯笼忽明忽暗、星星点点,宛若空中繁星。这里仿佛成了灯展会:方形的、圆形的、菱形的;南瓜灯、鱼形灯、蝴蝶灯……应有尽有。除了纸糊的灯笼,还有人把白菜根挖个洞、里面放上棉籽油、用麻绳当捻子,做成“白菜灯”,或者直接把蜡烛放到罐头瓶里,做成“罐头瓶灯”。我们这些小朋友打着灯笼,穿梭在大巷小巷,火红的灯笼映红了一张张稚嫩的笑脸。大人们纷纷赶来凑热闹,当起“临时评委”,站在巷道两侧的门洞前,评判谁家孩子的灯笼造型独特,谁家孩子的灯光最亮。小小村庄的前街后巷,简直成了灯的海洋。按照家乡习俗,这灯笼要从十四晚上打到十六晚上,所以孩子们格外小心,尤其是纸糊的灯笼,必须“手持木棍要放平,脚踩地面小心坑”,否则,灯笼就会左摇右晃。如果再刮点风,稍有不慎,灯笼就会“引火烧身”,这种现象时有发生。有一年,我那个“火蛋灯”由于蜡烛没粘稳,霎时灯笼化为灰烬,让我好不懊悔,多亏邻居晋锁哥连夜又给我做了个“飞机灯”……

过了热闹的元宵节,大人们会把灯笼收起来,留到来年再用。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晃半个世纪已经过去,如今,又到一年元宵节,商店里、大街上摆满各式各样的电子灯、遥控灯。不过,我最怀念的还是小时候走街串巷打着的那个“火蛋灯”。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