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4-02-08
2月5日,工人在车间将蒸好的花饽饽晾凉,为了保证品质,花饽饽晾凉后才能装袋。
春节前,57岁的辽宁省丹东市下岗女工倪欣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她和20几个工人每天要为顾客制作上千个花饽饽。
小时候,倪欣就喜欢和奶奶学做面塑。下岗后她专门学习制作花饽饽手艺,和一批下岗工人一起创办了“倪姐花饽饽”。
一个花饽饽从构思、制作、蒸熟到端上餐桌,需要16道工序。
近两年,倪欣的车间里加入很多90后、00后的年轻人,他们在传统技艺基础上,研发出新的口味和样式,让花饽饽这种历史悠久的节庆民俗食品焕发新生。“花饽饽,上蒸笼,揭开锅盖热腾腾。”一锅热气腾腾的花饽饽,寓意着蒸蒸日上、红红火火,也承载着人们对新春的向往。
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