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1-19
□记者 杨洋
与历史对话,欣赏永乐清晖;品笔墨溢彩,感受祖庙华章。
千丝万缕连成片,一思一念寄指尖,感受河东大地深沉的自白,体验人文地理交织的奇妙。
一点一线绘万物,一纸一图说千秋。
……
新春佳节将至,运城博物馆特推出“‘墨彩耀河东’永乐宫、关帝庙、运城博物馆珍藏当代名人名家书画作品展”“织锦春晖——晋南近代童衣装饰纹样展”“历史的肖像——考古绘图作品展”三大专题展览,为广大市民营造别样的年味儿。
“墨彩耀河东”书画作品展
或赞河东之美、或抒欣感之怀、或呈画卷之绚
“‘墨彩耀河东’永乐宫、关帝庙、运城博物馆珍藏当代名人名家书画作品展”,分为“永乐清晖”“祖庙华章”“运博华彩”“草隶墨酣”“兰竹溢彩”5个单元,展出了百余幅书画作品。
“墨彩耀河东”书画作品展一角 杨洋 摄
这些作品或赞河东之美,寄殷切之望;或抒欣感之怀,得素笺之雅;或呈画卷之绚,发清新之韵。墨彩生香,各尽其美,令人如沐春风,心旷神怡。
在“草隶墨酣”展区,一名书法专业的学生正在认真记录着。她说,能看到这么多名人名家的真迹真是难得,通过参观学习积累了宝贵的资料,加深了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也希望更多人参与进来,守护好、传承好先祖留下的宝贵遗产和精神财富。
晋南近代童衣装饰纹样展
既展现了传统服饰之美,又承载着传统吉祥文化
儿童服饰是童年记忆与成长的见证,是弥足珍贵的母爱凝结,它们一般由女性长辈以针代笔、绣中作画,把对孩子的爱与期盼寄托于一针一线、一纹一饰。
“织锦春晖——晋南近代童衣装饰纹样展”共展出215件近代山西儿童服饰,展示了儿童服饰的文化艺术元素和民俗文化内涵。
学子们参观晋南近代童衣装饰纹样展 记者 景冬波 摄
从“虎虎生威”到“连生贵子”;从“喜鹊登梅”到“花蝶绵绵”;从“麒麟送子”到“诸事如意”……纷繁复杂的纹样、丰富多彩的内涵,既展现了传统服饰之美,又承载着深厚的传统吉祥文化,折射出别具一格的审美倾向和纯朴无华的风俗人情。
“衣不在衣而在意,纹不在纹而在文。”在此观展的李女士告诉记者,这些民间手工艺品,美观且实用,特别是衣饰上织绣的吉祥图案,蕴含着长辈对孩子平安成长的贴心牵挂,饱含着长辈对子孙前途的虔诚祝福,要把这一美好的民间艺术传承下去。
考古绘图作品展
“尽精微而致广大,道中庸而极高明”
考古绘图是一门将制图学应用于考古学的科学制图技术,是文物考古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根据绘图对象可分为遗迹、遗物、建筑、自然遗存等。
寒假将至,不妨带上孩子来看看“历史的肖像——考古绘图作品展”,深度了解文物考古工作不仅仅是沐雨栉风的田野挖掘和潜精研思的科学研究,背后还有一群人默默无闻地从事着为文物“画像”“照相”等辅助工作。
这里有更形象的图文和更有趣的知识。李夏延、郝建文、胡良仙、冯九生、黄永久等五位考古绘图师的近百幅作品,生动展现了我国百年考古的大图景,呈现出考古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不仅给人以“尽精微而致广大,道中庸而极高明”的辩证之美,更体现出百年来考古工作对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重要作用。
走过各式各样的博物馆,看过形形色色的展览,您可曾从千万年的浩瀚世界中,感受到隐藏的文明韵脚?
此次三大展览涵盖书画艺术、民间艺术和考古绘图,展品精中选精,品类齐全,是一顿不可多得的“年节大餐”,一定会成为人们在河东过大年的难忘一站。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