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国内>

用数字化赋能市域社会治理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12-27

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教授、北京社会管理研究基地研究员郝海波在《人民日报》撰文表示,数字技术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广泛应用,有助于打破传统社会治理中行政分割和碎片化的局面,推动市域社会治理向一体化、系统化和科学化转变。一方面,以数字化驱动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变革,能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随着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信息系统互认共享工作的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范围不断扩大,真正实现了“让群众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实践表明,打造智慧康养、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智慧场景,构筑个人全生命周期和企业全经营周期的服务链条,能够提高公共服务要素配置率、使用率和有效性。另一方面,依托数字技术,能更好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激发市域社会治理活力。善用数字化手段,可增进政府部门与广大群众的有效互动,凝聚社会各方面的智慧和共识,形成共同推进社会治理的合力。数字技术拓展了公民有序参与的渠道和方式,让社会治理更加接地气,有力推动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展望未来,要顺应数字时代发展趋势,继续推进数字技术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以数字化转型促进市域社会治理理念和模式的迭代更新。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