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12-08
晏建怀
宋朝读书人中间,不乏汲汲于科举之途者,但更多的是毫无功利意识的浸润与神会。
苏舜钦是宋仁宗时期的大诗人,好读书,也好饮酒。年轻时,他寄居岳父杜衍家,每夜读书,必饮酒一斗。杜衍是当朝宰相,爱婿如子,却对苏舜钦每晚饮酒竟达一斗深为不解,安排子弟暗中观察,欲一探究竟。某晚,苏舜钦正读《汉书·张良传》,当他读到“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时,猛然拍手道:“可惜没有击中。”于是,满饮一大杯。读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臣授陛下”时,又拍案说:“君臣知遇,怎么如此难啊!”恨怅不已,又痛饮一大杯。杜衍听到子弟报告后,哈哈大笑道:“有这等下酒物,一斗不多啊!”苏舜钦遂以“汉书下酒”闻名于世。
苏东坡在《又答王庠书》一信中说:“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意思是每一本书要读数遍,一遍带着一个问题去求索,心无旁骛;读下一遍,又带着另一个问题钻研。如他读《汉书》,第一遍学治道,第二遍读兵法,第三遍看人物,第四遍览官制,如此几遍,则融会贯通。学成之后,便不惧知识和学问上的挑战,即使“八面受敌”,都能轻松应对。这就是苏东坡曾被传为美谈的“八面受敌”读书法。
黄庭坚曾明确表示读书不为荣达,聊以解忧而已。不过,解忧还不能完全表达黄庭坚对读书的情有独钟。他曾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他是那种对读书喜欢到骨子里的人,无书不读,而又不能片刻无书。所以,解忧又怎能成为他读书的真正目的呢?自嘲罢了。他的读书目的,可概括为“三养”:养身、养心、养精气神。
(《天津日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