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

以“生态警务”守护黄河安澜

——永济公安护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小记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3-12-08

连日来,数千只候鸟飞抵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永济段)越冬,候鸟优雅轻盈的身姿与潺潺的黄河水相互映衬,为黄河湿地增添了一份灵动和生机……

作为黄河守护者,永济公安机关深化生态警务,深入贯彻落实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实现黄河流域立体巡护,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守护黄河安澜

专群结合 构建“生态警务”防控体系

“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永济段)是我国鸟类迁徙廊道的重要驿站。野生鸟类对生态环境十分敏感,为候鸟构筑起一条安全迁徙过冬的大通道是我们的神圣使命。”永济市公安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大队长裴永军坦言,他们启动无人机对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永济段)开展常态化空中巡查工作正是因此而动。

记者了解到,在护航黄河绿色生态廊道的工作中,永济公安机关以构建保护大格局为指引,整合警力资源,建立警种密切配合、协同快速反应的警务联动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完善“无人机+生态警务”的实战应用新模式。值得一提的是,当地公安机关对黄河的重点部位和主要沿线都开展了24小时不间断巡逻,不断强化巡逻防控灵敏度。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实施第一年,我们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打击典型案例,以案释法,让群众知晓黄河禁渔期和我们的打击范围。”12月初,永济市公安局蒲州派出所民警告诉记者,如今在“黄河滩”,随处可见该局食药大队和蒲州、韩阳、张营等派出所的民辅警积极宣讲黄河保护法。他们希望通过此举鼓励大家共同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

栲栳镇网格员在巡逻中发现一只受伤的“大鸟”,随即驱车将其带到栲栳派出所救助。值班民辅警判断这只“大鸟”疑似天鹅后,迅速将其送往当地野生动物保护站。

经保护站工作人员检查,该“大鸟”确为天鹅,可能误食了有毒的食物,身体虚弱无法飞行。在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天鹅得到救助。

依托警网融合机制,发动群众力量也是永济市公安局守护黄河安澜的工作重点。眼下,在永济市的广大沿黄村落,“驻村警+村主任+网格员+志愿者”的联动协作工作机制已然成为全警、全民的行动自觉。

▲部门协同守护

部门协同 同奏保护黄河“协作曲”

日前,永济市公安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联合永济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深入黄河流域永济市韩阳镇上源头村、长旺村段,采用人巡、车巡、无人机巡等多种手段,重拳打击电鱼、毒鱼、炸鱼等非法捕捞行为。

这是该局加强警种联动的具体体现。

工作中,永济公安机关深入推进部门联动协作,与黄河河务、水利、农业、生态环境、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分别通过联席会议、出台文件,强化信息共享、行刑衔接、联合执法等工作,构建检查巡护全覆盖、无缝隙的网络体系,形成保护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安全工作合力。

去年5月,该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民警根据群众举报,联合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当场抓获在黄河永济段电鱼的王某、任某,扣押渔获物50公斤。二人假借黄河救援队名义,驾驶救援船,在船上配置了电鱼所用的逆变器、发电机、铁丝、竹竿等作案工具。两名犯罪嫌疑人对在禁渔期非法电鱼的事实供认不讳,现已被移交永济市人民检察院审查。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永济公安机关与相关部门共开展联动执法30余次,查处违法行为26起,破获案件1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

▲警网共同参与

利剑出击 打造生态环境“新颜值”

警力跟着警情走,警务围绕民意转。

在永济市公安局开展的“万名民警进万家”活动中,全体民辅警与群众同行,共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抽调275名机关警力常态化下沉基层一线、增设执勤点位2399个、投入巡防力量14.5万人次、开展重点群体宣传教育9876次,抓获现行违法嫌疑人826名……一组组数据彰显了永济公安机关主动织密“防护网”、拧紧“安全阀”,守护绿水青山的决心。

除此之外,在运城市公安局的支持下,永济、盐湖两地公安机关联合行动,发挥指挥中心联动研判作用,实行“1+3”联合巡逻勤务模式。

此外,由永济公安机关广大民辅警参与的“山河林田沙”巡查和线索排查行动,也赢得了广大群众一致好评。

“我们将生态保护融入日常警务工作,延伸工作触角、优化警务模式,逐步形成以警务区为阵地、部门联勤为依托、网格运行为支撑、群防群治为辅助的‘生态警务’工作法。”蒲州派出所所长说。

为全局计,为长远谋。“我们将举全局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保护生态环境。”永济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达了该局打通辖区生态安全保护的“最后一公里”的决心。下一步,永济公安机关将全方位建立“生态警务”守护体系,常态化推动“专群结合”“部门协作”“警网融合”等工作,切实扛起守护蒲州绿水青山“颜值”的责任与担当。

记者 樊朋展 见习记者 张蕊彤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