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普通家庭育儿向内看,向前走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12-02

□蓝橡树

“同事家境很好,父母快乐教育,她想努力,父母都让她别那么努力。后来怪父母当初不鸡娃,不然她可以更优秀。大学发力,研究生把自己‘鸡’进名校,工作后更卷得厉害。”网上冲浪看到一个网友谈起自己鸡娃的初心,是怕孩子长大后怪父母当年没有推自己一把,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爹妈的心情是相似的——不想去卷,又怕耽误孩子。

但我经常感慨,因为父母“填鸭、鸡血”,过早伤了元气的孩子,远高于被耽误的。那些被填伤的孩子,很可能撑不到高中就出问题了,就算侥幸进了名校也后患无穷。

如果父母带着焦虑“瞎教育”,孩子还抗拒,不如就让他多玩玩。就像上面的例子,到了真正要发力的时候,即便大学也不晚啊,元气未伤的孩子就可以后来居上。

但不鸡娃不等于不教育,不代表躺平,父母还是有很多方面可以拼一把,帮孩子积聚能量、寻找方向、修炼内功。

•拼体能•

多带孩子跑步、爬山、游泳、滑雪等,每周至少训练3次,如果可以希望能坚持到小学毕业。其实,运动健身不但健脑、快乐,户外项目还对视力有保护。相信任何事到最后,拼的都是体能和身心素质。

•拼眼界•

要让孩子和这个世界有更多联结,让他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看博物馆、自然活动、出门旅行,在家门口露营、养小猫、学架子鼓、夏令营都是体验世界丰富性的方式。像一颗种子一样根植于大地,即便没有世俗成功,也是有趣的一生。

•拼情商•

说起来有点遗憾,我们玩搭子一个个进入各种培训班,越来越难约。我一个i人(内向型人格特质),硬是把自己修炼成热衷组局的e人(外向型人格特质)。哈佛大学的研究结论是,幸福的关键是与他人的关系。很多能力,如情商、沟通,就是要从同伴交往中训练。

•拼动手能力•

由于孩子爸爸是个动手能力非常强的人,以至于孩子无论是搭乐高、做木工、看图纸、做标本,动手的能力和意愿非常令人开心满意。

现在网上讨论很多普通家庭孩子的出路,多半是蓝领工作。退一步说,即便咱读不上好大学,学门手艺吃饭,父母也放心了。

这四点我不觉得会花很多钱,丰俭由人。难度在于父母要耐得住性子,能扛得住大环境的焦虑,能对别人说“你现在干啥干啥已经晚了”有免疫。

我相信,当你知道孩子适合什么,擅长什么,在这点上多使点劲,多花点心思,孩子以后都不会太差。人生很长,真没必要着急。

普通家庭养娃,最重要的是不被外部裹挟,多向内看,再坚定自己的方向,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温暖的童年其实比上什么补习班,都要令他终身受益。

(《现代家庭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