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管住孩子小动作的妙招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12-02

□刘国凤

有不少家长抱怨自家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一会儿玩橡皮,一会儿拿纸团丢同学,东张西望;看书写作业的事,更是需要家长的监督。以至于家长们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动症?

虽然“多动症”一词经常被人提及,但家长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多动症的全称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精神行为障碍,需要通过医生的专业评估才能判断。很多家长对多动症都有个误解,以为多动症就等于孩子调皮、坐不住,其实这只是多动症的一个表现,部分已经确诊为多动症的孩子并不“多动”。

目前多动症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注意力缺陷。这一类孩子的主要表现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如上课走神,做作业时丢三落四、心不在焉;写字漏笔画、读书漏字换字;不喜欢做需要集中精力做的事情;很难按家长、老师的指示去完成任务;跟人说话时经常心不在焉;做事情没有条理,物品很乱;容易因外界的刺激分神。

第二种类型突出的表现是孩子多动或者冲动。这类孩子上课时不能按要求静坐;经常在不适当的场合跑来跑去;经常讲话过多;经常接话茬、抢答;难以等待、排队时不耐烦;很容易打断别人的谈话。

第三种类型是注意力缺陷和多动。即上面两种情况的结合,同时存在以上两种表现。

有些家长可能在看了上面各种症状后,又对照自己孩子的情况,感觉不管是多动还是注意力缺陷都条条符合,是不是孩子就是多动症了呢?这不能随意下结论。

多动、调皮不等于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也不等于多动症。身体健康的孩子就是精力充沛的,而且有的孩子的活动水平天生比一般孩子的高。而孩子注意力的问题更是与年龄有关,如5岁至6岁的孩子持续专注的时间在5分钟左右。

所以,不能把孩子正常发育过程中的调皮、精力旺盛、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等特点等同于多动症。那么面对自家调皮的孩子,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呢?

有的家长会通过打骂、惩罚来矫正孩子学习时的注意力,这不仅没有效果,还会使孩子对学习的体验更差,更排斥学习。另外,孩子也会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怀疑自己。建议家长可以辅助孩子制定学习清单、活动计划。如果孩子能专心完成,可以给他一些鼓励。

家长还要鼓励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干涉他。当孩子全神贯注地画画或观察小动物时,父母不要去打扰孩子,而是耐心地等待。当一个孩子沉浸在自己的兴趣中时,他就是在不经意间培养自己的专注力。

另外,家长也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提高孩子注意力的稳定性,如舒尔特方格表,就是在一张纸上画上25个方格,在方格中打乱顺序写上1到25的数字,一个方格中一个数字,然后让孩子迅速地从方格中按顺序找出数字。(《今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