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太医们也经常为民间服务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11-24

□章永俊

太医院之名始于金代,元、明、清因袭,其主要职能是召请名医为皇家服务,然而事实上,太医们也经常为民间服务,尤其疫情袭来之时,太医院便承担起防疫与施药的重任。

明代太医院衙署建于永乐年间,位于前门内东南角,即现在的北京东交民巷西口路北附近。明代北京太医院的概貌,在明史中并无明确记载。不过清代医家任锡庚的《太医院志》中有记:“(明太医院)在阙东钦天监之南,西向路东,门有照壁,朱色,立额黑漆‘太医院’三字,随门左右,环以群房,为门役住所。衙内左为土地祠,北向,右为听差处,南向。听差处东北隅有井一、元二、门三。左右旁门二,随门环以群房,北者为肖槽祠,南者为科房,有甬路直接二门。过宜门平台,台右置铁云牌。大堂五间。”我们可以由此一窥明代太医院的概貌。

太医院的主要职责是受命于皇帝行事。明嘉靖二十年,京师疫疠流行,礼部左侍郎孙承恩上《请九门施药疏》:“具官某等窃惟圣人忧民无所不用其极……伏望皇上敕下太医院,差官督同顺天府惠民药局给散药材。”

明代太医院下辖惠民药局和生药库,其中惠民药局主要是在太医院的领导下,为京城及周围民众发放药材、治疗疾病。嘉靖二十一年,孙承恩再次上书:“乞命太医院及顺天府惠民药局,依按方术预备药饵于都民辐辏之处,招谕散给。庶阽危贫困之人得以有济,虽有疠气,不为灾矣。”嘉靖皇帝同意,并规定每年“是月十五日施药于朝天门外以溥济群生”,成为定例。嘉靖三十三年夏,“京师大疫,命发药救之”,惠民药局再次施药救治。

万历十五年,京城发生瘟疫,礼部奉旨“即于五城开局按病依方散药,复差委祠祭祀署员外郎高桂等五员分城监督,设法给散”,太医院奉皇帝命选良医分拨五城诊视给药,“五城共医过男妇孟景云等十万九千五百九十名口,共用过药料一万四千六百十八斤八两”。(《忻州日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