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3-11-17
□记者 孙芸苓
见习记者 杨颖琦 文图
◆本期嘉宾:冯胜林,男,72岁,农民
初见冯胜林,一点都看不出他是已经72岁的“古稀老人”,岁月的偏爱,让他看起来也就是六十出头的样子。祖籍山东的他身材挺拔,声音洪亮。一进门,他便拿出今年刚成熟采摘下来的甜柿,兴高采烈地与我们分享着他这一辈子的“折腾”经历,老伴谢青菊在旁边笑着附和。
冯胜林在示范冬季剪枝
这个60多亩的甜柿基地,柿树正值盛果期,是冯胜林最引以为傲的。这个甜柿基地,让他真正拥有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在城里买了房子,给孩子和他买了汽车。也是这个甜柿基地,让他更热爱这片土地,更珍惜他所拥有的一切。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从小就有渴望富裕的梦想
冯胜林的老家是山东的,很多年前,爷爷带着三个孩子一路推车从山东逃荒到运城临猗的一个小村庄,住进了窑洞里不再居无定所。
父亲是个老实的农民,家里四个男孩,冯胜林是老三。虽然人丁兴旺,但人口多,家里的粮食总是不够吃。记事起,父母和兄弟们每天都在地里忙碌着,打粮食,挣工分。小小的冯胜林农忙时也会帮家里割麦,一家几口为生计努力奋斗着。
冯胜林虽然只上过几年学,但脑子聪明的他颇得老师喜欢,背书时总是第一个跑到老师面前背诵,背完后老师会把手边的篮球递给他,让他自己出去玩一会儿。
小时候的冯胜林虽然调皮捣蛋,但十分喜欢看书,农忙割完麦回家,为了不让家里老人发现他半夜看书影响第二天的活计,他就把房间的小木门一关,点起煤油灯偷偷看。
他看的书很杂,但很多都是男孩子喜欢的战争书、历史书,尤其是英雄事迹的书,他看得津津有味,热血沸腾,都忘记白天割麦的辛苦了。
后来,不再上学的冯胜林跟着哥哥们在外到处打工,补贴家用。十八岁时,临汾乡宁的一个煤矿来村里招工,他与四个老乡一起被招上,对煤矿生活一无所知的他,也没多想便和四个同乡到临汾乡宁的煤矿做工。
一道同去的老乡看到矿山上恶劣的生活条件,便一个个打了退堂鼓,只有冯胜林坚持了下来。
在冯胜林看来,为了养活自己、补贴家庭,多脏多累的活都能坚持。于是,白天下矿干活,晚上回来简单洗漱后就躺下休息,这样简单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
后来由于宿舍跳蚤盛行,他实在受不了,便向工头反映。一次不理就第二次,再不理就第三次,执着的冯胜林最终也没有得到住宿条件的改善,于是就决定离开这个矿场。
离开后,人生地不熟的他在山上走了一晚上才下山,路上遇到车就搭,遇到农户便在麦秸堆里休息一会,就这样靠着两条腿走出了大山,然后再搭便车才回到老家。回到老家后,他却被告知户口不在家,已随着工作迁到了乡宁,没有户口就意味着没有粮食,他便一个人又踏上了到乡宁迁户口的路程。
几经折腾,他竟然机缘巧合地在侯马见到了当初去村里招工的其中一人,终于在那人的帮助下把户口又迁了回来。
小时候的生活虽然十分艰苦,但冯胜林一直记着院子里的那颗老苹果树,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每次看到它心里满是喜悦。他希望生活也能像那棵苹果树一样硕果累累。
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他是个“不安分”的农民
1972年冬天,冯胜林应征入伍。体格健硕的他一下子就通过了入伍的考核。在部队里,个子高挑的冯胜林在警卫排工作过,也在工兵排学习过如何探雷,还是篮球队的主力。部队的生活使他开阔了眼界,也让他学习了更多知识。
由于排雷工作的特殊性,首长经常告诉他们工作时只能有经验,不能有教训,要把危险和失败遏制在萌芽阶段。冯胜林将这句话一直牢记在自己心里,不管是在部队里还是退伍回家创业,他都把这句话当作他做事的标准。
1977年退伍返乡后,冯胜林经人介绍,与妻子谢青菊相识。
谢青菊回忆说,当初看他家太穷,父亲死活不同意这门亲事,但阴差阳错两年之后,他们又遇到了,谢青菊看着这个挺拔直爽的青年还是暗自喜欢。经过和父母多次争取,两人的婚事终于有了着落。
谢青菊说,他们结婚的时候,土炕上的铺盖就是他从部队带回来的,炕上的褥子都很薄,好在还有两件像样的桌椅,来了人还能坐坐。谁想婚后第二天,客人走后,她才知家里唯有的桌子椅子都是借邻居的。看着妻子失望的表情,冯胜林暗想,将来一定要用自己的努力让妻子过上好日子。
婚后的两人精心经营着自己的婚姻,生育了一双儿女。尽管生活中时不时吵吵闹闹,但越吵感情越好,相伴至老年仍是不离不弃。冯胜林脾气有些急躁,爱打抱不平,妻子谢青菊便提醒他收敛脾气,遇事要和气。
婚后两个人承包过苹果园,开过木器厂,也为别的果农管理过果园。只要能让生活过得更好,两个人什么都愿意做。
承包苹果园时,没有钱给工人们发工资,冯胜林便到山上去打野兔卖钱。当时一只兔子一块钱,可以用来支付一个工人一天的工资。妻子则是他的坚强后盾,在家里为他和工人们准备饭食。
一个偶然机会,冯胜林看到一家木材店倒闭了,就把木材店和旁边空着的杂货铺都承包了下来,自己招揽业务、画图纸、打柜子。刚承包下来时,他在外面跑业务,谢青菊就拉着小平车去荒地里捡别人不要的砖和木条,拉回来自己搭工棚。由于冯胜林设计的柜子样子时髦、质量又好,很多人都慕名而来请他为自家打柜子。
管理果园时,他把在部队里学到的管理办法和组织纪律要求都用到其中。不许工人们出去扰民、及时与工人们谈心、帮助有困难的工人解决难题,工人们都十分佩服他。
就这么折腾了十几年,折腾出了一些家底,又因轻信于人损失惨重,但冯胜林从没有气馁过,50多岁时,他又回到了老家,回归到那块熟悉的土地,用20多年时间折腾甜柿种植。
60多亩甜柿基地,是他这一生最大的财富
站在甜柿园里,冯胜林说,今年的柿子已经被客商抢购一空。在采访间隙,时不时有远方的客商询问今年的订单,却只能被告知明年早些来订货吧。冯胜林的甜柿早在2007年就远销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
2002年,50岁的冯胜林和老伴谢青菊休息在家照顾孙女。听到村里有60多亩地的旧果园,便又起了重新创业的心思。冯胜林还是那个实干家,跟老伴商量后,便直接把这块地接过来,开着铲车把地铲平,把地里遗留的大棚支架全部搬走。看着平整的土地,冯胜林这才思考种些什么。临猗县是水果大县,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了果树,苹果、桃、梨都有人种,冯胜林想,要种就种没有人尝试过的。于是他骑着摩托车到市场转了一圈,终于决定就种甜度高、口感清脆的甜柿。
那时甜柿的市场很小,树苗也不好买,市场上一棵树苗五毛都买不到。冯胜林咬咬牙坚持了下来,采买树苗、栽种、浇水施药、剪枝、疏果,每一件事都是他和老伴亲力亲为。为了治好柿子树的腐烂病,他翻阅书籍、询问专家、比较各种药剂;为了增加果园土壤的肥力,让柿子树把根扎得牢靠,他根据经验用农家肥一棵一棵地灌,他知道只有树根扎得深,树木才能长得健硕,将来才能多结果子。
冯胜林的甜柿种得好也卖得好,但他没有满足于现状,还想继续发挥在甜柿种植上的优势,出技术、出指导,动员周边还未种植甜柿的农户加入甜柿种植的队伍中来,扩大甜柿种植规模。如今,在临猗县,冯胜林甜柿也算小有名气,除了村里的柿农赶来向他请教,还有其他县的柿农开着车前来向他请教,对来请教的人他总是热心地帮助,从来不收费用。
“好的产品为什么推广不出去?”冯胜林种植甜柿后一直想不明白。在多次观察之后,他发现一些柿农为了抢占市场,还没等甜柿完全成熟就采摘下来,这样口感不佳的甜柿走进市场也就不会引起好的反响。冯胜林看到这一做法,便连忙把经验与其他柿农分享,一起维护好甜柿的口碑。
种植之余,他还和村民们一起成立甜柿种植合作社,在合作社里,他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总结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如何进行疏花疏果、如何提高坐果率、如何防治常见病虫害……
就这样,冯胜林的甜柿种植越来越好,甜柿品质稳步提高,口碑也越来越好,合作社的村民们也跟着一起致富。
渐渐地,个大甜度高的甜柿获得了外地客商的青睐。2007年,来自浙江嘉兴的3个客商把他一年的产量都订完了,这一下就挣了60万元。
好口碑传了出去,越来越多的外地客商前来订货,更有来自国外的客商来找他谈合作。他的甜柿越销越远,他笑着说,自己都没有去过的那些地方,他的甜柿已经替他去过了。
喜欢折腾的冯胜林,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耕耘,拥有这60多亩硕果累累的甜柿园,是这位已过七旬的老人最大的骄傲,他还给自己起了一个“甜柿大王”的微信名。如今,经验丰富的他也当起了年轻柿农的老师,我们采访冯胜林时,就有一对在盐湖区金井乡种植了十几亩甜柿的年轻夫妻,特地来向经验丰富的冯胜林请教。冯胜林对这样的年轻人总是倾囊相授,耐心给他们讲解冬天柿树剪枝的要领。
让冯胜林欣慰的是,如今依然有年轻人乐于在这片土地上耕耘。跟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冯胜林也有自己的体悟,土地是不会辜负每个农人辛勤的劳作,只要你在春天播下希望,并无悔地付出,那么秋天总会迎来丰硕的收成。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