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传承关公“忠义”,豫剧也在发力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3-09-24

记者 李婉玉 文/图

新编大型历史豫剧电影《义薄云天》由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豫剧院院长李树建领衔主演,是其“忠孝节义”四部曲的压轴之作。在《义薄云天》中,李树建饰演关公。

李树建扮演的关公

22日,李树建行色匆匆,从上海辗转赶到运城,携剧组主创人员参加豫剧电影《义薄云天》首映式。在首映式开始之前,李树建抽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李树建接受采访

说起把关公搬上豫剧舞台,不得不提他与运城的交集。这得追溯到很多年前。

早年,李树建在河南三门峡剧团工作过10年,三门峡与运城只有一桥之隔。他说,那一阶段,他的演出阵地就是运城,还有临汾和晋城。就是那个阶段,让他苦练了功底、聚拢了人气,有了一定影响力,从而调到河南省剧团,又从河南省剧团调到河南省豫剧院,再到中国剧协,一路顺利。所以,他非常感恩运城父老乡亲的支持,“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今天,所以也一直想为运城做点事儿”。

作为一名豫剧演员,他之前的代表作豫剧电影《程婴救孤》《清风亭上》《苏武牧羊》,表现的是“忠孝节”。这些年,总有戏迷和戏曲专家建议他演一部体现“义”的戏,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精髓体现得比较完整。

说到“义”,不得不提关公。众所周知,关公就是信义、忠义、仁义的化身,而且,关公形象在海内外华人中有着重大影响力。于是,他就想,如果能拍一部关公戏,打造成豫剧精品,能留给后人,传承下去,走向世界,成为维系全世界华人的情感纽带,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难道,不该拼了老命干一场吗?

于是,就有了《义薄云天》2018年的讨论、创作。此前,搬上舞台的关公戏不少,但基本上是选取关公一生中的某个片段如“霸陵桥”“华容道”等。而这次,他们经过反复讨论,决定全面演绎这位武圣人的风云人生:从桃园三结义到镇守荆州,从威震华夏到败走麦城,选取关公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全景展现关公叱咤风云的一生。

“历时5年,太不容易。”该剧剧本由集曹禺奖、田汉奖、文华剧作奖于一身的著名剧作家陈涌泉创作。他思考了一年,写了一年。

时年李树建58岁,练功练了一整年。

虽说唱戏唱了几十年,但李树建一直是演衰派老生,在舞台上,“就是站着唱,别的不会”。而关公作为红生戏,表演体系截然不同,有很多打斗动作。而且,关老爷形象深入人心,要把这个人物从形似演到神似,“比登天都难”。

但为了能完美呈现关公的形象,他和剧组年轻人一起,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反复练,白天是汗水,晚上是泪水。

一个桃园三结义的动作,一下午,他和年轻演员在石头上跪了几十遍,直跪得双腿流血,他包个棉垫继续练。30多斤的盔帽服缠到身上,一缠就是一整天,十几斤重的大刀一天不离手。长达一年时间里,每天最少练8个小时,白天手机录视频,晚上回去看,边看边思考怎么演。有一场户外戏,早上8点在城楼上开拍,晚上温度1摄氏度,拍到凌晨3点半,下城楼时李树建路都不会走了,被搀着下来。

“因为拍的是关老爷的戏,不光我,整个团队都很拼。大家感觉很神圣,没有一个人喊累叫冷”。

电影里斩颜良诛文丑一段,一个火烧战船的场景,70多名演员在真船上精彩开打,腾空的动作上来就是一串,这在戏曲电影里是难得一见的壮观……

但你可知道,你所看到的酷炫背后,是李树建心惊肉跳的凝望?拍这场戏,他从头盯到尾,眼睛都不敢眨,生怕有演员一个闪失掉进水里或受了伤。这场戏拍完,他在家睡了四五天。

听说是拍关公戏,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推掉演出任务,先后两次安排50多人在6天时间内全天候友情出演。没有武戏演出任务时,就换了衣服作为群众演员上台串兵,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

李树建表示,希望《义薄云天》能够推动关公精神引领风尚、走向世界!

据了解,目前已经有多个国家和地区邀请李树建演出,弘扬关公精神和关公文化。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