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漫说《兰亭序》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8-24

□唐子农

魏晋名士行事多潇洒,故有魏晋风度一说。魏晋风度下滋生出王谢风流,滋生出优游林泉与兰亭雅集,滋生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更滋生出书法上由纪事或纪功等实用意义转向山水文辞的情感承载与传递。这是文人书写心灵之旅的开启。

“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黄庭坚评苏轼书法时如是说,这是宋人对“放浪形骸”的新诠释,宋人书家将“放浪形骸”的临界点推至“意忘工拙”。

同样是挟情感而书写,王羲之的优游林下的“放浪形骸”,到了明代王铎的笔下,则急剧直变成了惊涛骇浪。王铎早岁也喜拟《兰亭序》,他能将意临后的书法与王字对影相合,但他最后还是放弃了依傍,他要构筑出的是他王铎的世界!与魏晋王谢风流的优渥不同,王铎遭逢了乱世的仓皇、故国的飘零、贰臣的屈辱。尤喜晚岁王铎的书法,那是将酣畅的情绪推到了精神的临界点,如椽之笔在左冲右突中纠绞恣肆,既是淋漓的倾诉,更似在无奈中挣扎!

偶尔闲翻旧书,见有《兰亭论辩》一书。这本论辩的书法理论书,却有实在的一个好处:图文并茂!当时为了论证《兰亭序》之伪,书中收录许多的碑帖图文,虽然大多是片段与局部,着实拓宽了当年我对碑拓的热情。其间,第一次惊喜地见到了《爨龙颜碑》,虽一页仅有十五字,却入目着心。更有王珣《伯远帖》、王羲之《姨母帖》、李柏《李柏文书》、陆机《平复帖》等,还有民间书法的许多图片也着实可喜,这在当年书法资料极为稀缺的情况下,尤为难得,也无意间予以我亦碑亦帖的观念。

读书多节概,养气在吟哦。晋唐宋元的书法,风规自远,令人悠然神往。明人的书法,激荡昂扬,更引时人共鸣。在如今如此快节奏生活下的我们,倘若挥毫作书能拥有“胸中都有一种性灵,所云神交造化”,实为幸事。(《新民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