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相信孩子有多好 孩子就可能有多好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8-19

□张元

“你就是不相信我!”“不是我不相信你,是你不值得信任,要想我相信你,你得做出来给我看。”

“你根本就不给我机会!”“我给过你机会了,可是你不珍惜,又超时了,只能我来管理了。”于是,妈妈拿走了手机。这是朋友家10岁的孩子和妈妈争夺手机管理权的情景剧。

孩子想玩手机,跟妈妈约好了时间,承诺到时间就放下。可是,时间到了,孩子却食言了。妈妈由此得出孩子不值得信任的结论,拿走孩子的手机。给出的理由很充分:“既然你做不到,那就由我代为管理。”

如果在你家发生这样的事,你是不是也和这位朋友一样的做法呢?我想大概率是一样的。可是,真的要孩子做到了,才能相信孩子吗?

很多父母认为,不是自己不相信孩子,而是孩子真的做不到。那到底是孩子先做到,我们才能相信孩子,还是我们选择相信孩子,孩子更容易做到?这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青少年研究中心一项调查显示,最受孩子喜欢的10种父母做法,排第一位的是:“信任我。”无条件信任孩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信任孩子的感受

很多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不管他是3岁、13岁还是23岁,总是诸多不放心,叮嘱的话翻来覆去那么几句,久而久之,在孩子眼里就成了唠叨。

做父母的,通常会把这样的唠叨归结于爱,如果孩子能理解这样的爱,那倒还好,就怕孩子会想:父母为什么不信任我?

不少父母习惯用自己的感受去给孩子下结论,既不相信孩子的感受,也不相信孩子的心声。最后导致孩子感受不到自己的力量,甚至怀疑自己。

有人说,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冷,真的是非常形象。其实,冷还是不冷,孩子的感受最直接。

•信任孩子的能力

人类天生有好奇性主动性,孩子的信心通常来自实践。

前几天,我在一家餐厅看到一个刚好能够到门把手的孩子,在倒两杯温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方面他的父母肯定知道,即使孩子被烫了也问题不大,因为水温不高(可以直接饮用),另一方面说明这样的实践,对于这个孩子来讲,肯定不是第一次。耐心的父母会给孩子探索的机会,让孩子们把一件件事情做成后,会有成就感,自豪感和自信心也就产生了。这种被需要、被信任的感觉,久而久之,孩子便有了责任感。

•信任孩子会越来越好

每个孩子都有上进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但很多父母都只盯住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其他方面的能力,不是视而不见,就是不以为然。

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暂时的成绩不好不要太着急,可以通过发现孩子其他的特长加以鼓励,反过来促进孩子学习成绩的进步,因为这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否则,不仅会伤害亲子关系,还给孩子的成长设置障碍。

心理学上有个效应: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正能量,这种正能量能改变孩子的行为。发自内心地相信孩子,并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这就是孩子成长的力量!

一句话,你相信孩子有多好,他就可能有多好!(《中国妇女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