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3-07-31
运城革命老区不仅涌现出一大批革命英雄人物,还留下200余处红色革命旧址、遗迹和纪念地。这是我们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必要载体。
现存纪念旧址有:新绛县大益成纱厂旧址、夏县堆云洞河东特委革命活动旧址、山西省立二师洞楼抗日救亡活动旧址、运城中山中学旧址、运城生存书店旧址、夏县泗交中共夏县中心县委旧址等。
现存革命领袖及革命英烈纪念地有: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垣曲北垛路居旧址、平陆太寨朱德路居旧址、绛县柳庄陈赓大将旧居、闻喜石门中条八烈士牺牲地遗址、闻喜王茅沟刘志超副司令员殉难处遗址、平陆刘湛村刘湛烈士纪念地、垣曲华峰乡郭华峰烈士纪念地、垣曲英言乡段英言烈士纪念地、河津忠信村薛忠义烈士纪念地等。
现存事件遗址有:盐湖区烈士陵园、平陆沙口“六六反扫荡”战场遗址、闻夏战役烈士陵园、平陆杜马烈士陵园、西牛村烈士陵园、杜马阻击战大郎庙战场遗址等。
夏县堆云洞 记者 薛俊 摄
1.中共河东特委革命活动旧址(夏县堆云洞)
堆云洞位于夏县城西25公里的水头镇上牛村,本是一座全真教道观,为元、明时期建筑,后为河东党组织早期重要活动场所。
20世纪初期,嘉康杰在这里创办平民中学。1928年6月,这里召开了河东党的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河东特委(运城地委的前身)。
堆云洞现存有嘉康杰1922年兴办的“平民中学”的教室、办公室,有河东特委成立地点和6人会议会址、秘密印刷室、逃生水井、暗道等纪念设施,堆云洞先后被省、市、县确立为“山西省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2023年,运城市老促会确定其为“运城革命老区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基地”。
太岳三地委纪念馆 (资料图)
2.闻喜县陈家庄革命活动旧址
闻喜县陈家庄地处峨嵋岭南部、涑水河以北,是山西省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也是运城颇有影响的革命老区村。
在抗日战争时期,条西革命根据地开辟以后,陈家庄成为中共太岳五地委、五专署、五分区等党政军机关的驻地和指挥中心。解放战争时期,太岳五地委、五专署、五分区改为太岳三地委、三专署、三分区,后又改为晋绥十一地委、十一专署、十一分区,领导全区开展自卫战争和支援内外线反攻及西北、西南的解放战争。
2009年以来,陈家庄先后被确定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西省党史教育基地”。2023年,运城市老促会确定其为“运城革命老区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基地”。
盐湖区烈士陵园 记者 刘亚 摄
3.盐湖区烈士陵园
运城市盐湖区烈士陵园建于1956年,陵园安放着为解放运城光荣献身的烈士遗骨。
革命烈士纪念碑四周为人物雕像,正面是“坑道攻坚大爆破”,西侧是“茅角巷烈士永存”,东侧是“人民群众支前”,背后为郭沫若撰写的《解放运城记》碑文。1997年为纪念运城解放50周年,新建“英灵堂”4层,现代建筑面积3018平方米。
2005年1月,盐湖区烈士陵园被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被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山西省党史教育基地”,2023年,运城市老促会确定其为“运城革命老区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基地”。
4.夏县韩家岭中共夏县中心县委旧址
韩家岭中共夏县中心县委(八路军工作团)旧址,位于夏县泗交镇西沟行政村韩家岭自然村。1938年7月中共晋豫特委为了加强中条山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决定成立中共夏县中心县委,领导夏县、闻喜、平陆、芮城、虞乡、安邑等县委的工作。嘉康杰将夏县东山韩家岭的一处山庄无偿提供给党组织使用,并动员当地富户韩氏将院落也提供给党组织使用,其间,中心县委认真执行中共晋豫特委的指示,积极组织各县开展统一战线,发动武装群众开展抗日斗争。1940年初,中心县委武装部队转移到太行革命根据地。
韩家岭中共夏县中心县委旧址于2004年被运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运城市老促会确定这里为“运城革命老区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基地”。
5.平陆县杜马阻击战大郎庙遗址,杜马、西牛烈士陵园
杜马阻击战烈士纪念地位于平陆县张村镇西吴村,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1947年10月8日,由王新亭司令员领导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八纵队、晋绥独三旅和太岳三分区部队,奉中央军委命令进行第二次攻打运城。在各县党政军民的全力支持下,至11月8日,运城东北两面护城据点被扫除,攻城在即。这时,国民党中央和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为保运城,急调第三十六师师长钟松,率约4个旅的兵力,从平陆太阳等渡口渡河,驰援运城。11月18日,攻运部队撤围打援,在河津、稷山休整的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在王震司令员等率领下亦开赴平陆参加打援。至22日,共歼灭敌人3700余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纪念牺牲的烈士,平陆县政府相继修复了平陆杜马阻击战大郎庙遗址,建立了杜马、西牛烈士陵园。2023年,运城市老促会确定这里为“运城革命老区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基地”。
6.河津市邓国栋烈士纪念馆
邓国栋烈士纪念馆位于河津市城区街道东黄村。邓国栋,1905年7月21日出生,1923年考入山西太原省立一中,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由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太原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工运书记,山西省委委员等职。曾参与指导了全省多地党团组织的创建和工农运动。1928年2月17日在祁县主持县委扩大会议时,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1928年12月1日在狱中牺牲,时年仅24岁。
2013年6月,邓国栋烈士纪念馆和烈士陵园被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列为山西省党史教育基地。2023年,运城市老促会确定这里为“运城革命老区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基地”。
7.新绛县大益成纱厂革命遗址
新绛县大益成纱厂革命遗址,位于新绛县古交镇桥西村东南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新绛县大益成纺纱厂建立了党组织。1927年7月在山西省委特派员王世益的指导下,大益成纱厂工人、共青团员韩树勋组织领导了全厂工人大罢工。厂方被迫答应工人提出的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等要求。大益成纱厂工人大罢工的胜利,是大革命时期运城党组织领导的较大规模的工人大罢工运动,这次大罢工的胜利为今后的革命斗争开拓了局面。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新绛县大益成纱厂为八路军输送了大批兵员。
2007年4月,新绛县大益成纱厂革命遗址被中共新绛县委、县政府公布为大益成纱厂工人抗日斗争旧址。
(运城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供稿)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