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反季节的黄瓜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7-28

善俊

黄瓜是夏季的果蔬,古人的诗词中多有体现。南宋诗人叶适一年端午之后野行归来说道:“日昏停棹各自归,黄瓜苦菜夸甘肥。”黄瓜和苦菜甜美的季节正是端午前后。

黄瓜解暑消渴,深受人们的喜爱,明末清初的诗人梁佩兰写道:“后园黄瓜味甘脆,可惜熟时食难继。”黄瓜熟了很快就会被一扫而光,吃货们可犹豫不得。

南宋诗人陆游很爱吃黄瓜,而且爱赶新鲜,黄瓜刚上市的时候就得尝鲜,“黄瓜翠苣最相宜,上市登盘四月时”。农历的四月对应的正好是阳历五六月的初夏天气,此时黄瓜已上市,但数量不多,“白苣黄瓜上市稀,盘中顿觉有光辉”,吃着刚刚上市的新鲜黄瓜,顿时觉得桌上的盘子都闪闪发光了。

《鹿鼎记》里,韦小宝担任尚膳监的总管时,承值太监给他传授“经验”:“一切时鲜果菜,都是不能供奉的。”尤其是,有些一年中只有一两月才有的果菜。如果夏天要冬笋,冬天要黄瓜,大伙儿实在为难。

其实这是小说里的桥段,事实上并没有如此夸张。很多古代食谱里就提到过取染坊沥过淡灰色的布,晒干后用来包藏生黄瓜和茄子,到冬月便可食用。或者是腌制过的黄瓜,也可以经得起储藏。

古人也有种植反季黄瓜的技术。早在唐代,就有一种用“温汤水”来培植反季蔬菜的技术,唐朝诗人王建记录过:“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明朝的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里特意强调了一下:“京师极重非时之物,如严冬之白扁豆、生黄瓜,一蒂至数环。”

明人王世懋在《学圃杂蔬》中提到过当时流行的培植反季黄瓜的技术:“王瓜,出燕京者最佳,其地人种之火室中,逼生花叶,二月初即结小实,中官取以上供。”其实便是一种温室培植方法,这也使得人们在还比较寒冷的农历二月初便能吃到黄瓜了。(《天津日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