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炉火纯青”是哪种现象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7-12

□陈丹阳

如今我们经常用“炉火纯青”形容一个人的技艺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这个成语原指古代青铜器铸造时需要掌握的火候。

青铜为铜与铅锡的合金,我国的青铜器铸造技术在商周时期已十分成熟。关于“炉火纯青”的最早记载来自《考工记》,这是春秋战国时期记述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著作。在青铜器的铸造过程中,需要先将合金放到熔炉内熔化,这时根据火候的不同,合金依次会发出黑浊、黄白、青白、青这几种不同的颜色。当出现青色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浇铸了。这是我国古代最早关于光测高温技术的记录。

在青铜器的铸造过程中,对浇铸温度的掌握尤为重要,当温度过低或过高时都会造成器物的缺陷。由于熔炉中的合金随着温度的升高,所发出的可见光会从长波段向短波段推移,颜色不断变化,现代合金浇铸时就可以用专门的光学高温计来测量。而在这样的仪器发明之前,就需要工匠通过肉眼观察熔炉中合金的颜色,判断是否已达到浇铸所需要的温度。《考工记》中的描述便是对这一方法的如实记载。此后,这种技术又被炼丹家应用在炼丹的过程中,并逐渐引申出形容技艺纯熟的含义。例如清末曾朴的小说《孽海花》中就曾写道:“到了现在,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气候,正是弟兄们各显身手的时期。” (《甘南日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