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厨子自古亦圣贤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7-12

□俞果

民以食为天。厨师,天字第一号的职业。最伟大的厨师当数商朝的开国元勋、宰相伊尹,他父亲是厨子,他出生后又被称作“庖人”的厨子收养。他擅长“以鼎调羹”,最后当上宰相,以“调和五味”的理论治理天下。其实,宰相的“宰”乃屠宰、宰割之意,宰相就是一国之主宰,天下之“掌勺”。伊尹从灶台掌勺走到了主宰一朝,帮助商汤灭了夏桀,成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

《史记》载陈平主宰分肉的故事,说明天下事恰如乡里分配肉食一般,村中父老认同他的公平,后来国人也认同他的公正。从厨灶烹饪到餐桌配菜,等于掌握了治国之道、管理之责。这个道理连老子都认同,他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没有进过厨房的人,说不出这样生动的语言。老子看来是很会烧菜做饭的。

至于孔子,更是一个讲究人。他“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一点不肯马虎。吃得精美以外,还要享受音乐,他在齐国听韶乐后,美得“三月不知肉味”。脍炙之法,细薄的肉片鱼片,喷香的熟肉。蒸煮炙烤,联想到美味的蒜泥白切肉片,以及北京烤鸭、广东烧鹅。口腹之欲,圣人也是无法拒绝的。

据传当代大画家黄永玉请客,要求宾客各带一个拿手菜来。收藏家王世襄只拎了一捆大葱,亲手下厨做成一盆油焖大葱,令人称赞叫绝,技冠群芳。最简单的食材,做出了最入味的佳肴。

晚清时,川菜名厨入宫为慈禧献技。川菜因为口味较重,在四大菜系中有“民间菜”一说,档次不高。该名厨决心改变人们的俗见,创新出一道极其清淡鲜美的川菜极品:开水煮白菜。此水非白水,而是熬制了几天几夜的膏汤。那“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神奇,赢得凤颜大悦,川菜一举雅俗双绝。

中国人在吃上面最肯花心思,也最舍得下本钱。古代文人大都是吃货,他们还各自拥有独门绝技,甚是了得。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发明的花生米和豆腐干同嚼,能吃出火腿的味道。与之同时代的戏剧家李渔,曾经用陆地上长的蕈和水里长的莼菜做羹,加上蟹黄和鱼肚肉,取名字叫“四美羹”,听说客人吃了这“四美羹”之后,纷纷赞誉道:今后没地方下筷子吃到这么鲜美的羹汤了。

现代文人更是能吃会喝,郭沫若、郁达夫、徐志摩等喜食善饮,有空就下馆子。现代人在吃的趣味和情调上,比古代文人差了一些。鲁迅在北平时,日记中记录的饭馆、酒楼就是一幅民国北平的美食地图,据邓云乡先生统计,有65家之多。鲁迅在日记中提到的广州餐馆总共有25家。鲁迅还有一个习惯,这家酒店好吃的话,他会经常光顾。当然,鲁迅生活优渥,他从不缺钱。

热爱美食,人之嗜欲。李白吐槽“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自古圣贤寂寞,饮者留名!

 (《甘肃工人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