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3-07-06
□张卫平
宋代诗人杨万里一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绘了一幅小暑时节由“无穷碧”的荷叶、“别样红”的荷花与农历六月初夏艳阳构成的红绿相间、精彩绝艳的生动画面。
“暑,热也”,暑字表示炎热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说:“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可见,热也分为大小。古人认为,小暑并非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只是开始进入伏天,故称之为小暑,这是二十四节气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及未月的起始。
“风动荷生香,但惜夏日长。”正如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所说的,采莲是江南旧俗。当然,更是江汉平原旧俗。不少地方民间认为,六月初六是荷花生日,是赏荷、采莲的好时节。据《荆州府志》里记载,“两角曰菱,三角四角曰芰,郢城菱三角而无刺,楚屈到所嗜即此,其米岁荒可以代粮。”《国语·楚语上》里也说,“屈到嗜芰”“祭我必以芰”。文中的芰,就是楚地盛产的“菱角”。《七国考》卷十四引明《一统志》中也说:“其湖产菱,肉厚味甘,楚平(王)常采之。”荆州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在楚故都纪南城垣水门遗址中发现了菱角,在一些楚汉墓葬里,也出土了不少菱角实物。可见,菱角确是当年楚人喜爱的食物。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梁元帝萧绎在江陵城里写下的《采莲赋》中感受到,那首小赋从荷塘中的红莲开篇,生动描绘了一群少男少女在艳艳花海里嬉戏、采莲摘菱、杯酒传情的欢乐场景。时至今日,荆州人常常会在小暑时节邀三朋四友,荡一叶小舟,穿行于荷塘之中,采莲、摘菱、嬉戏,常常会呈现出“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美好意境,让人不禁吟诵起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荆州日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