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喜看“新庄”新发展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3-07-05

记者 苏黎原

7月1日,运城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当绛县横水镇新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题红鸽接过市委书记丁小强颁发的2023年度首批“五面红旗”示范村奖牌时,激动万分。

新庄村对原有1130平方米办公楼进行提档升级,谋划出“一厅二堂三馆四区”,为群众提供周到服务。

上图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题红鸽,村党支部副书记张连聪正在值班。本报记者 苏黎原 摄

下图为村“两委”干部向本村儿童发放学习读物(资料图片)。

为了实现这一梦想,自2021年村“两委”换届以来,在市、县、镇党委、政府及市、县组织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新班子带领全村群众超常奋斗,在较好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的跨越。

党建做实 具体可亲

“真高兴,我们能和爸爸妈妈一起过暑假啦!”2022年7月6日上午,满载57名留守儿童的大巴从绛县新庄村出发,前往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与父母团聚。

当天早上8时,新庄村全体干部,为57名孩子发放了书包、遮阳帽等礼品,在核对有效证件、点清人数后,组织孩子们登上两辆专租的大巴,一路向北,经过9个多小时跋涉,终于在下午5时许将孩子们交到远在800多公里外在包头市打工的父母手中。

在孩子们与父母一起度过约一个月幸福的暑假生活后,8月6日,新庄村又组织孩子们返回村庄。往返全程均由支部委员孙京伟带队,保证孩子们安全。

新庄村的党建是具体的、可亲的,令村民信服,号召力极强。

活动经常化。每月坚持举行主题党日活动,如期召开“三会一课”,坚持学好党的政策理论,不断提高党员站位,提升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在每年春节、元宵、“三八”、“七一”、重阳等节点举办集体活动。春节前,在外务工的700余名村民陆续返回村里后,村“两委”及时召开返乡人员座谈会,请他们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开展优秀共产党员、带富模范、最美家庭等评议评选活动,把村里的气氛调节得欢乐祥和。特别是每年暑假送孩子到包头活动,新庄村一坚持就是十年。今年7月5日,新一轮活动如期举行。

管理规范化。村“两委”交叉任职,各有其岗。村里的62名党员,除了老弱病者,其余50人也都有专门岗位。题红鸽等8人是政策法规宣传岗,张连聪等6人是志愿服务岗,吴占军等7人是财务监督岗,逯毓杰等7人是民事纠纷调解岗,张石柱等7人是环境卫生保护岗,李霞等7人是文明新风倡导岗,李双桩等8人是社会治安维护岗。每个人员都各司其职。

办事公开化。实行“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村“两委”成员分工及任期目标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后1个月内公开;年度工作目标每年1月10日前公开;一般事项于每季度结束后5日内公开;随时公开的党务、村务在公开事项发生之日起5日内公开。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群众关心的事项及时公开。村财务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也及时公开。今年以来,村“两委”共公开“三务”事18项,涉及130.45万元资金,解决6个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

打造高标准党群服务中心。对原有1130平方米办公楼进行提档升级,谋划出“一厅二堂三馆四区”。“一厅”即综合服务大厅,“二堂”即时代大讲堂、红色初心堂,“三馆”即群团工作馆、爱心驿站馆、图书阅览馆,“四区”即幸福夕阳区、监控网络区、共享融合区、文体活动区,楼前升级3600平方米文化广场,功能齐全,服务周到。

思想是最难引领的。但是在新庄村,群众特别心齐。村“两委”一声号令,村民全力配合。这正是党建的丰硕成果。新庄村党支部曾荣获山西省委组织部授予的优秀党组织称号。运城市党建现场会曾在新庄村召开。

温室升级 草莓香甜

过去,新庄村形成了四大主导产业:草莓、樱桃、山楂、苗木。

现在,村“两委”的主攻方向是提升草莓产业的含金量。

2012年,新庄村启动草莓园区建设,当时由9名党员和6名村民代表带头,流转土地50亩,建成24个日光温室,一个日光温室投入约5万元,每棚年平均收入5万元。之后,逐年增长。

新班子上任后,于今年启动草莓园区新建工程,流转土地60亩,总投资350多万元,拟新增20个日光温室(总数达到56个)。预计一个温室投资15万元左右,每棚年平均收入7万元,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5万元左右。

十年之间的两次重大行动,日光温室实现“鸟枪变炮”:温室里竹竿变成了钢架,共用一个水池变成一棚一个水池,共用一个电表升级为一户一表,彩钢瓦看护房升级为轻钢房,5米棚间路拓宽为12米,实现了绿化、亮化,完善了公共厕所、监控、网络等设施。新庄村草莓将更加香甜可口。

同时,村“两委”采取鼓励更新品种、提升技术水平等措施,为200亩草莓、1000亩樱桃、100亩山楂、200亩苗木注入了新的活力。

村集体还引进山西众莱日用品加工有限公司,由厂家在村内建立分厂进行加工,村集体组织10余名妇女到厂上班,实现工作、管娃两不误,每月还可增加村集体收入2000元。

去年以来,村里启动“清化收”工作,规范了21份集体合同,清除了经济发展中的“毒瘤”。

街巷整洁 绿树婆娑

走进新庄村,棋盘式布局,房舍整齐,街巷整洁,绿树婆娑,令人愉快。

重新“装修”村庄。近年来,村“两委”重新作了规划:规定每个院落“一标三实”,“一标”即有标准地址,“三实”即有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把以前村南至柳庄村交界处杂草丛生的道路拓宽到12米,使村民出行更加方便。实施污水排放工程,实现全村覆盖。实施雪亮工程,24小时监控10个主街。实施环境卫生整治,排查并整治3间安全隐患房、7处交通隐患,拆除9处广告牌,填平8处坑洼路面,清理100余处垃圾,清除3处乱搭乱建、36处乱贴乱画。厕所改造完成90%以上,公共场所设置2处公厕。2021年以来,村“两委”对全村进行了绿化,在南北大街种植106棵高秆月季、100棵木槿、5000多棵冬青,还种植了3000多平方米草坪,硬化路面4000多平方米,修剪花草树木500万平方米,垒花墙600平方米。

“包保式”管理责任全覆盖。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村党支部设置3个党小组,每组分管21名党员,其中44个党员每人分包11户群众;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每条街巷命名,富强巷、民主巷、文明巷、和谐巷、自由巷、平等巷、公正巷、法治巷、爱国巷、敬业巷、诚信巷、友善巷等高端大气、朗朗上口、深入人心,18个街巷长加强监管,确保小事不出巷,大事不出村。20个妇联执委每人分管49名妇女,58名村民代表、党员干部分管58个卫生责任区。垃圾由月清理改为日清理,专点专车专用转运。

扶危济困 崇德向善

比村庄更美的是村风。

扶危济困,是党的优良传统。2022年7月1日,运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晔来到新庄村,慰问困难党员吴继军,当了解到他有心脏病、有80多岁老母亲、妻子小脑萎缩、儿子有癫痫病时,立即与民政部门协调对接,很快就为他家办理了低保。

扶危济困,是新庄村干部的自觉行为。今年4月份,题红鸽碰到13岁的学生朱治国,得知他因父母患病、家庭贫困交不起生活费而辍学,就主动给他交了生活费,送他重返校园。今年5月份,因雨水连绵不绝,朱治国家东房被雨水冲垮。她又帮助朱治国一家三口办理了低保,申请到临时救助和应急救助,送去了食品和衣物。面对朱家的感谢,她说“能帮尽帮,一定要让孩子顺利完成学业!”

扶危济困,正在成为新庄村的新风尚。今年6月份,村“两委”干部为雨后受灾户挨家挨户送救灾物品,为4户危房户每户发放500元,并成立村低保评审委员会,帮助他们解决难题。村里还组织党员干部给低保户刘宏源帮忙修剪樱桃树、讲解种植管理技术;对儿女不在身边的孤寡老人陈大方、张光锦、李保胜、王爱莲、王小全等,给予生活照顾;多次对留守儿童在校内校外进行思想教育;多次上门慰问低保户和五保户张续贵、刘世财、赵水连、朱三良等;对老弱病困党员于合运、王光君、吴继军等给予特殊关照。党员干部还抽时间主动为群众宣传各项惠农政策。村民之间有了矛盾,党员干部就积极上门,推心置腹交流、积极予以化解。

“村风”引领“家风”滋润“民风”。新庄村大力改革红白喜事,规定文明礼貌待客,勤俭节约办事。要求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做到“四必到”,即有矛盾纠纷必到、有突发事件必到、有红白喜事必到、有不满情绪必到;“五必访”,即长期外出返乡家庭必访、困难家庭必访、有纠纷家庭必访、留守家庭必访、特殊情况家庭必访。每年利用春节、建党节、重阳节等节日评优评模,先后评选出22名在外务工人才、德育模范,86名(次)优秀共产党员,41户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家庭;评选出39户三星级文明户、83户四星级文明户、119户五星级文明户,题红鸽家庭荣获运城市文明家庭称号。崔永忠同志荣获县道德文明助人为乐模范个人。2012年以来,村里先后涌现出63名大专生、57名本科生、16名研究生,村民素质显著提升。

文化熏陶暖人心。着力打造“一路”“一街”“一园”“一巷”“一广场”“一室”。“一路”即一条党史路,图文并茂呈现从党的一大到党的二十大的主要会议内容,展示党的光辉发展史;“一街”即一条孔孟文化街,以灯箱式板块,集中宣传“仁义礼智信”等文化;“一园”即一个清廉文化园,植入本县清廉人物事迹,组织新上任干部参观学习,接受廉政教育;“一巷”即一个综合治理示范巷,再把经验推广到其他巷,最终确保小事不出巷、大事不出村;“一广场”即一座文化广场,举办大型活动,方便群众平时休闲娱乐;“一室”即一个便民服务室,干部轮流值班,方便群众前来办事。

截至目前,全村没有“黄赌毒”现象,没有邪教人员,实现“零上访”。党员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开创新局面,群策群力谋求大发展,在“五面红旗”的引领下村庄正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好!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