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

推动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信

全省检察机关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暨社会危险性量化评估工作培训会在我市召开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6-30

▲了解河津市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先进做法

运城晚报讯(记者 刘凯华 樊朋展 见习记者 张蕊彤)近日,全省检察机关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暨社会危险性量化评估工作培训会在运城市人民检察院举办。

本次培训着力推广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和社会危险性量化评估工作先进经验,研究主题教育期间各地集中反映的普通犯罪检察工作难点的破解路径,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

培训会上,市人民检察院展示了社会危险性量化评估体系及大数据指挥中心运行情况;太原、大同、运城、朔州等地检察院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经验做法。

去年以来,我市检察机关在全省率先构建了以社会危险性量化、保证金提存工作机制、非羁押数字监督平台为主要内容的非羁押诉讼体系,开创运城非羁押诉讼工作新局面。

社会危险性量化评估体系通过运用定性、定量方法将社会危险性予以科学量化,引导司法人员精准掌握逮捕条件,提高逮捕质量。利用该指标体系,我市检察机关对审查逮捕案件中的2033名犯罪嫌疑人进行量化打分,其中1288人予以批捕,745人不予批捕;为解决因被害人高额索赔致使当事人双方无法达成和解协议导致的不必要羁押问题,全市检查机关探索适用刑事赔偿保证金提存制度。全市共对44件58人适用保证金提存机制不予批捕,矛盾全部化解,未发生一起涉检信访申诉;作为全省首家使用非羁押诉讼数字监督平台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监管的检察机关,目前,市人民检察院已对503名犯罪嫌疑人进行线上监管,无一人脱管失控。

其间,与会人员还来到河津市人民检察院,通过查看资料、现场参观、观看汇报片等方式,全面了解河津市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实质化运转情况、亮点工作和具体做法。

培训会指出,普通刑事犯罪检察实现现代化,核心是理念、机制的现代化,全省检察机关要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作为基本原则和价值追求。要始终在法律的框架下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准确把握宽与严的辩证关系;要以机制现代化为引导,以构建社会危险性量化评估机制为重点,推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落实落细;要强化行刑衔接,做实做细不起诉“后半篇文章”,把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落实到检察履职全过程;要以健全完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为抓手,推动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规范化、实质化、长效化运行,持续加强机构建设,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信。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