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3-06-29
6月26日,关帝圣像在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蚶江镇巡境。 杜磊 摄
6月26日,关帝圣像抵达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蚶江镇忠仁庙。当日上午,巡境队伍早早在蚶江街头等候,他们顶着骄阳,带着虔诚的心参加巡境活动。
蚶江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整个巡境过程充满闽南民俗特色,有仪仗队、关字旗队、清扫队、拍胸舞队、什音社队、鼓乐队、赤兔马队、八仙队、西游队……30余支队伍浩浩荡荡、绵延数里,逾万名民众参加了两个多小时的巡境。蚶江人民盛装迎接关帝圣像,尽显当地对关公的崇拜。这是关公信仰的力量,更是关公精神的凝聚。
据了解,蚶江忠仁庙始建于宋,原名“相公宫”,清顺治年间被毁,康熙时重修。乾隆时清廷开辟福建蚶江与台湾鹿港对渡,为“泉州总口”,一时船楫如林,经济往来频繁,忠仁庙成为海峡两岸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桥梁与纽带。至今,忠仁庙百米开外的海堤旁仍保留着后垵澳古渡头的遗迹。忠仁庙东隅有一石塔,是建于北宋年间的陀罗尼石经幢,实心5层,呈八角莲花座形,因地近海滨,为宋代泉州湾航标。
今天,蚶江忠仁庙前“石狮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碑文,是蚶江鹿港对渡文化的见证。1993年,蚶江海内外人士捐资翻建忠仁庙,继续传承关公文化,讲述两岸对渡故事,成为海峡两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998年至2018年,蚶江忠仁庙3次组织民众赴解州关帝庙开展文化交流,加深了晋闽两地的友谊。2019年,蚶江忠仁庙被解州关帝庙确定为首批“关公文化交流基地”,成为闽南地区的关公文化重要交流区域之一,极大推进了关公文化在当地的弘扬和传承。
记者 杜磊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