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3-03-16
□赵锦慧
我一直认为,文字的力量是安静的,像一条河流,时急时缓,有浪打浪的湍急,也有拐个弯的温婉,更有波光粼粼的耀眼,时而像二八少年,时而像三十少妇,时而还有斑驳的沧桑之感。然而,读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却让我对文字的力量有了更新一层的认识,它是平静水面下涌动的暗流,还是深海里澎湃的激浪……
《边城》是一个悲情故事,亲情和爱情一样悲伤,翠翠的父亲因为不想背叛她的母亲而死,母亲生下她后也追随父亲而去,和爷爷一起长大的翠翠,在没有遇到二老时无比依恋着爷爷,遇到二老后,又对大老的提亲无所适从。对单纯的她来说,这是一个无法解出答案的几何题。两个少年对她都有懵懂的爱情,两个少年对彼此也都有割不断的亲情,大老为了逃离去了天国,二老也远走他乡,翠翠在没有希望的希望里等着,小说结束了,可她的等待还一直在。
虽然《边城》是一个悲剧故事,但我依然极喜欢文中的笔触,忧伤中带着些许唯美,世俗里些许清高,人性的美和固执在沈从文的笔下,变得和缓温顺,世事从他的笔下流出也不那么尖锐,似有些静谧,有些慵懒,让人不想睡醒。
只有那一个瞬间,老大天保去了,老二傩送走了时,忽然就觉得原来爱情也这样残忍,亲情也会遇到无法逾越的墙,看似都退了一步,却是无法回头的绝路,最终受伤最深的我想只能是翠翠。她在世俗的眼光里挣扎,在自己内心里挣扎,无处逃离,无处躲藏。
那个时代的爱情也许只能如此,沈从文的爱情呢,也是这样吗?顺其自然的最后是不能争取的悲哀和无法跨越的痛苦,一生只能如此了。或许沈从文是向往这样的爱情的,两个少年为了彼此的感情和亲情双双选择了牺牲,为了成全对方,宁愿自己受伤,在他们的心里,这是一种大爱,或许也是一种无奈。在我看来,这样的爱更是一种成全。
走,或是死,对爱情和亲情而言,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懂得。那是生长在血脉里的汹涌情感,也是沈从文内心深处想要表达的血浓于水的汩汩情感。人的一生,亲情或许是友情和爱情的归宿,无声无息,平淡包容。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