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中央一号文件 临猗奋力作答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3-03-01

记者 苏黎原 南 辽 通讯员 张文青

临猗县孙吉镇薛公村——莲叶何田田,田田生绿波,黄河可采莲,鱼蟹闹丰年。(资料图片)

党中央2004年至2023年连续二十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是2021年至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3年锚定乡村振兴,力推解决中国式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

临猗县北景乡苹果园——种下新品种,采用新技术,运用新模式,收获新希望。(资料图片)

过去一年来,临猗县在夯实战斗堡垒、强化经济保障、优化治理体系、凝聚振兴人才等方面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全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临猗县庙上乡枣园——春雨入枣园,水晶挂枝头,待到秋风起,红枣咧嘴笑。(资料图片)

“堡垒筑强”

“现在,到村党群服务中心办事,村干部更热情、更周到了。村里那些通组路、田间路、垃圾池也快修好了……”嵋阳镇邸家营村村民如是说。

临猗县深刻认识到,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坚实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基石力量。针对部分基层组织弱化,实施“堡垒筑强”项目,破解基层党组织“腿软无力”“聚力不强”等难题。

该县结合全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突出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以强化农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目标,探索实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对换届以来任职满一年的254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了初次评星,全县共评出九星级1名、五星级1名、四星级4名、三星级8名、二星级52名、一星级162名。实施月考核评价、季考核评议、年考核评星,对党组织书记实行动态管理。对重点工作失职失责、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的23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动态减星;对26名考核为基本合格及以下等次的不定星级,并进行约谈。

明确择优纳入乡镇事业编制、优先选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给予集体经济贡献奖励等7项激励政策,进一步激发村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动力。“退出”“选配”双管齐下,配齐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10名,选派“第一书记”11名,储备村(社区)“两委”后备干部993名。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和村干部报酬待遇,调整增加自然村经费,村“两委”主要干部年平均报酬4.23万元,“一肩挑”干部平均报酬超过4.5万元。

同时,对32个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对74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高硬件标准,对15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进行整顿提升。

从以往“交差应付”“得过且过”,到如今“主动作为”“踏实肯干”,全县后进农村党组织战斗班子的精神状态,普遍从“亚健康”转变为“满血复活”。

“活血化瘀”

“原来村集体没有钱,想给村里办事办不成。路烂了、灯坏了、垃圾乱倒了……时间长了,群众就开始抱怨,对党组织的信任感没有了。”这是临猗县委多次在基层走访中听到的群众呼声。

临猗县深刻认识到,村集体经济是涉及党的根基稳固、党群关系密切、经济健康发展的大事、要事、关键事。针对村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活血化瘀”项目,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造血困难”“后劲不足”难题。

该县抽调组织、纪检监察、公检法、农经等部门人员成立101个工作专班、5个工作组,下大力气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整治行动,探索“五审五缴三统”工作机制,对村、组“三资”进行集中清理登记、集约整合。截至目前,共为集体挽回损失674.266万元,化解债务1848万元,重新发包土地457.78亩,新增收入112.87万元,进一步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该县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打产业牌、谋特色路,探索资源开发型、产业发展型、区位优势型、“三资”盘活型、集体兴办型、股份合作型、混合经营型等7种发展模式,项目化推动、案例化推广,把人才、项目、政策、资金下沉倾斜一线,奖励全省级“十佳村”10万元、市级“十强村”5万元、县级“示范村”3万元,助推集体经济提质。目前,全县确定28个集体经济试点村,61个党支部申报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4个村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81个村入驻运城市乡村资产数字化服务平台。

北辛乡结合实际探索实施“四联十统三分红”模式,16个村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壮大集体经济,共投资935万元建成12个项目。

北景乡结合实际,探索“抗重茬、‘双脱毒’、免套袋、少拉枝、宜机化、早丰产”技术,成功打造1000亩“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现代化苹果产业“三新”示范基地。

庙上乡张庄村探索“党支部+合作社+技术托管+统一销售”模式,为枣农提供技术托管、农资配送服务,冬枣面积扩大1000余亩,合作社农资销售达80万元。

孙吉镇薛公村利用“荒沟滩涂资源和在外人才资源”两大优势,探索“党组织+公司+农户”模式,各项产业年产值达3000万元,走出了“统分结合、红利共享、宜村宜民”的新路子。

“织网服务”

“2022年9月4日,安装第二批太阳能路灯45个,调试结束后效果极佳;9月5日,县司法局丁主任和李主任来我村,调解王某某夫妇的两个儿子为老人养老一事,基本达成协议;11月12日,去临猗西高速口接一辆货车,准备给安徽省运大葱,价格一公斤1.3元……”

在孙吉镇贾寺村,一本本“网格日志”,站稳群众立场、把握群众愿望、尊重群众创造、集中群众智慧、记录发展轨迹,形成了为全体村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共同心路历程。

临猗县深刻认识到,面对基层治理的繁重任务,一个完善有效的基层治理网络至关重要。结合3年来疫情大考实践,该县坚持“党建引领、治理强基”思路,大力实施“织网服务”项目,推行网格化治理,打造服务群众的“百米工作圈”,全县成立了982个网格党组织,覆盖832个网格、3091个辅助网格、8075个微网格,推动基层治理横联纵贯、快速反应、协调有力,破解城乡治理体系不健全难题。

嵋阳镇以行政村为界划分出45个网格,以居民组为单位划分出114个辅助网格,以巷道为单位划分出438个微网格,形成“网格长—副网格长—网格员—网格辅助员—微网格员”五级人员架构,实现支部驻网、网中有格、格内有人、人人有责。全镇村级化解矛盾268起、综治中心调解案件105件,同比增加30%,到县信访量同比减少68%,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引雁归巢”

北景乡总投资6.4亿元的临猗29MW和30MW分散式风电项目、年产500辆防爆机车项目、肥猪养殖场建设项目、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等,坚持吸引本县本乡大学生、高级技工、青壮劳力等回流,以强有力的引才用才政策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

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太原园艺学院园艺专业的陈卿,抓住三管镇银杏园已有优势,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积极打造有特色、有文化的乡村旅游胜地,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采摘、摄影,为乡村旅游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七级镇南永德村的许童辉,认真分析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参照其他地区成功案例,反复试验水产养殖技术研发,带动新型渔药产品年销售额达300万元。

临晋镇北月村的陈少辉,致力发展物流运输,从4辆卡车到1500辆卡车,从短途配送到长距离运输,从家族式运作到企业化管理,年外运的运城水果蔬菜达28亿公斤。

牛杜镇镇西村的雷鑫退伍返乡10余年来,不断优化塑料加工技术,多方面拓展市场销售渠道,带动本村50名青年就业,年产值达1000万元。

目前,临猗县共有213名返乡青年引领和带动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型升级。

临猗县深刻认识到,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实施“引雁归巢”项目,破解“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等问题。

——积极打通人才“反向回流”通道。在上海、西安等一线城市挂牌成立“招才引智工作站”,在全国20多个城市组建人才服务站、招商引资代表处等各类组织,联系服务在外人才,回引乡贤乡绅、毕业大学生、在外务工人员等,投身反哺家乡建设,破解“农村党员队伍老化、农村干部后继乏人、乡村振兴人才紧缺”三个难题。

——实施乡村振兴“万人计划”。按照农业科技、经营管理、快递物流等行业类别,分类建立返乡创业青年人才储备库,目前已有4676人入库;兜底统筹编制,公开招聘186名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紧盯现代农业、教育、医疗等领域人才缺口,引进12名高素质人才,培育10名农村“头雁”,推动乡村振兴“青蓝相继”。

——强化“需求补给”。针对返乡创业青年有激情缺技能、有知识缺资本、有经营缺带动力等问题,先后完善临猗县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政策汇编,包含创业补贴、培训政策、人才支持、场地支持、资金支持等五大类17条,帮助解决用地、用工、融资、人才等困难,为人才创业“垫本钱”。

——引深省校合作资源平台。去年8月份,组织乡村干部、返乡创业青年等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专题培训、案例教学、现场观摩等。今年年初,专门拿出500万元,实施高校赋能计划,组织党政正职、重点部门负责人、“95后”年轻干部,赴浙江大学、西安交大等双一流高校,开展6期至少1个月的脱产培训。

——搭建“建功舞台”。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多频次组织选调生、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第一书记等300余人,举办“振兴有我 青春建功”返乡创业青年论坛,观摩重点项目、论证重大决策、参与重要会议,参与乡村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社会治理等振兴任务。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