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何以《满江红》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古傲狂生时间:2023-02-28

最近,电影《满江红》引爆人们的热情,也让《满江红》这个古老的词牌重新进入大众视野。有朋友会问,这个词牌是怎么来的?江水明明是青绿色的,怎么会呈现满江的红色呢?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古代词牌大多有来历,像《菩萨蛮》是来自南疆的曲调,曲名见于《教坊记》。唐朝时传入中原,是唐人对南疆少数民族的称呼;《念奴娇》则源自唐代著名歌女念奴的芳名;还有《雨霖铃》,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在栈道雨中听到铃声与山相应,想起杨贵妃,故作此曲《雨淋铃曲》。可偏偏这个《满江红》来历,历代众说纷纭。大致说来,有这么三种说法——

其一,调名咏水草。满江红是一种生长在水田或池塘中的小型浮水植物。秋冬时节,它的叶内含有很多花青素,群体呈现一片红色,所以叫作满江红。

其二,调名咏江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中有“日出江花红胜火”之句,描绘太阳出来、光照江水的美丽景象。

其三,调名咏曲名。清毛先舒《填词名解》和清冯金伯《词苑萃编》等书记载,唐朱庆余志怪小说《冥音录》中载有“上江虹”曲名,时光流逝,易“上”“虹”二字得《满江红》调名。

笔者愚见,咏水草和咏曲名两种说法都有些牵强。满江红水草不大常见,也没啥名气,不像梅花、桃花、荷花那样出挑,有《一剪梅》《桃源忆故人》《采莲令》等词牌名正言顺;上江虹和满江红差别有些大,说易字得名,有生搬硬套的嫌疑。

相对而言,笔者赞成第二种说法。白居易还有《暮江吟》诗曰:“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不由想起一个故事: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有次参加宴会,席间行酒令,用“飞红”吟诗一首,有盐商胸无点墨,想了好久才憋出一句“柳絮飞来片片红”。众人哄堂大笑,金农为其解围,信口说这是古人的诗句,即席赋诗云:“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夕阳的余晖下,江水、万物都染成了诗意的红色,这样的江景确有满江红的气魄呢。

笔者还有一个想法,许多词牌是因词句出色而得名,像《如梦令》《西江月》,《满江红》是否曾有诗人的诗句里有满江红三字而得名呢?也许,词牌出现后,诗句失传,这才让古人、今人对其源头一头雾水。

 (《西安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