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孩子觉得自己长大了,压岁钱应该由自己支配;家长担心交给孩子容易让他(她)产生不劳而获、享乐主义的心理和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

孩子的压岁钱 应该如何处置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3-02-24

□记者 李爽

◆核心导读

“我儿子今年11岁了,这两天,因为压岁钱的事和他闹得不愉快。去年给他买了一辆自行车,最近他又想买一辆电动自行车,考虑到他在上学,骑电动自行车机会少,加之也不安全,就没给他买。人家就说用他自己的压岁钱买,我们无权干涉。他的这种说法对吗?如果真是这样,他还小,完全交由他处置我们也不放心,担心他胡支乱花,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也容易使他产生不劳而获、享乐主义的心理。压岁钱该如何处置,希望晚报支招。”

2月20日,市民梁女士致电晚报热线2233366,诉说了自己的困惑。

就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一些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士。

◆家长梁女士:压岁钱属于不劳而获 孩子不该惦记着如何花

据梁女士说,每年过年和孩子生日,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会给孩子压岁钱,每人每次1000元,再加上过年走亲戚,孩子拿到手的压岁钱有上万元。尽管这些钱由她和丈夫代为保管着,但孩子觉得自己已经很有钱了,在消费上慢慢有了更多的要求,消费标准也越来越高了。她和丈夫只要不同意,孩子就不高兴,还振振有词说:“我花的是自己的钱,你们不应该干涉。”

“但我清楚双方老人给孩子压岁钱这么大方,是觉得我们花钱的地方多,变相贴补我们小家庭;亲戚给孩子的压岁钱,我们也是要回礼给对方孩子的。所以,我觉得压岁钱属于不劳而获的钱,孩子不应该惦记着花这些钱。作为孩子,未来的路还长,凭自己的能力赚到钱才算真本事。”

“我把这个道理讲给孩子听,当时他是听进去了,但过段时间,他又会变着法子给我们提出花钱的新要求。”梁女士说。

◆学生小张:期望爸妈放手 给我学习锻炼的机会

11岁的学生小张说,他的压岁钱都让妈妈拿走了,说是放银行帮他存起来了。“我的钱不能自己支配,花钱时还要给他们说,这是对我不放心不信任嘛,而且我也担心自己的钱会被他们花掉。希望爸爸妈妈能放手,让我掌管一部分压岁钱,给我一个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家长李女士:利用压岁钱让孩子学会理财 培养孩子的财商很重要

在一家银行担任理财经理的李女士说,她的儿子今年16岁了。孩子上一年级时,她和孩子约定,每年的压岁钱拿出10%作为零花钱,孩子可以自己支配,大额部分以孩子的名义开一个理财账户。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也有了自己的收入,比如在报纸杂志刊发稿件挣的稿费、寒暑假打工的工资等,从这些收入里拿出10%作为零花钱,90%放入理财账户。每年年底给孩子通报一次理财账户的收益情况,逐年累积,孩子渐渐就懂得储蓄的价值、懂得钱生钱的道理。“孩子在适当的年龄,培养他的财商和经济思维很重要,压岁钱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李女士说。

◆律师王军杰:压岁钱属孩子的个人财产 使用额度超出能力范围 需征得父母同意

旭辰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军杰认为,孩子取得压岁钱,实际上是长辈对孩子的赠与,属于孩子的个人财产。但因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需要由他的监护人(父母)帮其管理,或者征得父母同意后使用。

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压岁钱是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孩子可以自己保管压岁钱,也可以交给父母代为保管。

未成年人缺乏社会经验,心智不成熟,所以,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应当与孩子的年龄、智力相适应。也就是说,孩子能支配多少压岁钱,要根据年龄、家庭财务状况等具体对待。如果超出范畴,比如购买大件商品或者打赏主播等,要经过父母同意或者追认。

法律不是让父母放任不管,而是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建议较大数额的压岁钱由父母保管;较小数额的压岁钱,家长可以指导孩子自主保管和支配。家长可以了解孩子的消费需求,引导孩子将压岁钱用于学习和生活,比如购买文具、图书、生活用品、交学费或者兴趣班的支出等,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去银行把钱存起来,让孩子学会储蓄和规划,把压岁钱的使用和孩子的梦想、兴趣联系起来。

◆市政协原委员朱建中:社会各方形成教育合力 让压岁钱成为孩子 健康成长的加油站 

市政协第一届至第四届委员、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原副主席朱建中说,长辈过年给孩子压岁钱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民俗。每逢过春节,家庭不论贫富,多少都会给孩子压岁钱,这寄托着长辈对孩子的关爱与祝福,希望孩子无病无灾、好好学习、健康成长,同时也希望他们孝敬老人、感恩父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过年给孩子的压岁钱也越来越多,有的经济条件好的家庭,给孩子的压岁钱几百元、几千元甚至上万元。

在这种环境下,有的孩子对压岁钱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对长辈们过年发压岁钱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有的滋生了攀比心理,有的对长辈提出额外的要求,有的靠年节的压岁钱来挣钱,为自己日后的消费打基础。部分孩子对压岁钱的使用,也由过去用压岁钱买学习用品扩展到娱乐、消遣、享受等。这些现象的出现,使压岁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在此呼吁教育部门、社区、家长等多方联手,对下一代加强教育,树立新的风尚,把年节压岁钱作为学习进步的加油站,引导孩子正确使用压岁钱,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