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河东映像>

典籍再伟大,也来自生活实践,它们源于活人的活见识;生活与文化互相规范、互相促进

让文化回到生活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2-23

□王蒙

《天地人生:中华传统文化十章》 王蒙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本书围绕生死、天地、修身、君子、劝学等十大核心概念,以作者近九十年人生阅历、六十年潜行研习为基础,秉持亲切生动的文笔、率真幽默的风格、深情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解读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

本书在内容方面绝不故作高深,而是从浩如烟海的中华古籍中抽丝剥茧,带领我们发现国人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准则的源头,学习古圣先贤的人生智慧,开启当代生活的全新天地。

这是一部人人都能有所收获的优质传统文化读本,一部回荡着中华正能量的文化人生指南,一部值得反复揣摩体会的当代圣贤妙语集!

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面向万有,溯本求源,它对于天地人生这样的原生概念、终极概念、根基概念,同时又是实存的、此岸的、非六合之外的高、大、上、深、恒久、精微的概念,给予关注与体贴,并从中力求获得生活实践、修齐治平、选择取舍、日常起居举止的启示、教训、境界、品性、智慧。

在分别做了孔、孟、老庄、列子、荀子的读解漫议与联系现实的尝试写作以后,本书是2018年以来所记录的一些从新角度谈中华传统文化、传统观念、传统逻辑的认知与感悟,从文化来自天地与人的生活,而又优化与引领着生活,还有对于生活的作用是文化的有效性衡量标准说起,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追求是自然与人文的统一,文化与生活的统一,天地与人生的统一(天人合一),哲学、政治与道德的统一,天道与人性的统一。

这里,强调的是生活与存在的主体性、本体性。书中探讨了以中国古代圣贤为主的诸多观点,兼及全世界近现代一些学者、领导人对于天地人生等问题的理解,强调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古今中外文化的群星灿烂,并及于不同文化的可取可敬与发展的空间。

五千年来,中华文化关注着与引领着人生诸事,回答着各种人生挑战,在生死、天地、天人、命运、仁义、美德、权力、治理、礼法、软硬实力、王道、无为、修身、君子、劝学、修养、境界、风度、理想、信仰、家国等方面,为人生提供纲领与方向、参照与应对的路线图;随后又回到生活之道、人生之道、生死之道、社会之道、优化之道上来,有所砥砺,有所振作,有所淡定,有所自信,有转变与创新的必要与空间。

我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解读古典与传统,那并不是我的行当,而是学习、参考、引证中华传统文化的天地人生之宏论,讨论解答政治生活、家国生活、文化生活直至生老病死、吃喝拉撒睡、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课题。

我的认知是,典籍再伟大,也来自生活实践。出自其时的现实生活、生活实践的需要,它们是活人的活见识。在伟大的典籍中,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兴衰发展、曲折前进,人们有时艰难困苦,有时跌跌撞撞,有时被置之死地而后生,有时则逢凶化吉、化险为夷、光辉灿烂、如有天助。

再就是,我追求的是以古谈今,以中谈外、联系中外,以传统帮助理解当今,帮助创造未来,以传统文化来理解与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此书里,以天地人为源头,以人的生活为本体、本事,以文化为汹涌奔腾的巨流。天道、天地,是启动,是根据,是师法;生活是标的,文化是美矢飞矢,瞄准向生活现实。生活来自天地大千世界,文化是大千经验、大千学问、大千智慧。生活与文化互动、互听、互问、互答,互相规范、互相解救、互相促进。

归根结蒂,这是一本努力让文化回到生活的书,让古代与现代化尽可能接轨的书,让天地境界、人生哲学、生活之路、处世哲学……受用文化滋养的书;是让高大上的人物与文化、与各种不同的人们贴近的书。天地、人生、世界、文化、生活,就是本书的逻辑。

 (《北京日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