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国内>

“百姓大食堂”

让村民操办红白喜事“如释重负”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2-17

新华社记者 刘振坤 任卓如

“食堂里的桌椅板凳、锅碗瓢盆应有尽有,办宴席再也不用跑遍全村去借了。”河南省长葛市闫楼村的刘春菊说,如今村里的百姓大食堂场地和厨具都免费,还有村民志愿者帮着端菜洗盘子,真是省钱又省心。

据了解,闫楼村为了狠刹红白事铺张浪费、相互攀比之风,2016年将一处废旧校舍改造成长葛市第一家百姓大食堂,提倡喜事新办、白事简办,并制定相关村规民约,规定白事统一用大锅菜,喜事每桌菜品花费不超450元,酒水不过百。

“过去村民办宴席喜欢攀比,有人借钱也要用好酒好烟,为了‘面子’伤了‘里子’。百姓大食堂启用后,有效解决了村民在家办宴席场地有限、人手不足、卫生得不到保障等问题,也能够推动当地移风易俗。”闫楼村党支部书记闫东锋说,过去办一场宴席,少则两三万,多则七八万,现在统一在食堂办,场地设施免费,事主按需采购食材,厨师上门服务,万把块钱就把酒席办了。

刘春菊的大儿子结婚的时候,闫楼村的百姓大食堂还没有建起来,办宴席要跑整个村去借物件,忙起来连饭都顾不上吃。2021年二儿子结婚,刘春菊提前一个月就跟村里预约了百姓大食堂办酒席。“再也不用担心丢了谁家的凳子、少了谁家的盘子,少操了很多心,招呼好客人后我也能一起吃饭了。”刘春菊笑着说。

老城镇辘轳湾社区的百姓大食堂自2018年启用至今,已经举办了近百场宴席。年前,社区居民程占江在这里办了孙女的满月宴,账单让他感受到了实惠。“每桌9个凉菜10个热菜外加2份汤,同等规格的宴席,比外面酒店便宜太多。”程占江说。

得知家乡开办了百姓大食堂,在北京工作的张亚飞夫妇也选择回到辘轳湾举办婚礼,他们说:“办婚礼主要是图个热闹,家里老人外出不方便,能够当面收到亲朋好友的祝福最开心。”

目前,长葛市已有20多个村庄、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开办了百姓大食堂。“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了实惠,我们社区的百姓大食堂预订已经排到了下个月30号。”辘轳湾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慧峰说,摆宴席去百姓大食堂逐渐成为共识,大操大办现象几乎没有了,宴席结束,村民们还会将吃不完的饭菜打包,一点也不浪费。

(新华社郑州2月16日电)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