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尹翁归威震京师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2-13

□梁贡华

西汉的文臣武将,多出山西。如:抗击匈奴的名将卫青、霍去病,都是平阳人;文景时的名臣周勃封国绛邑;冯唐是上党人;同苏武出使匈奴,被禁于北海十九年的常惠是太原人。秉公执法的直臣,除了郅都,还有河东人胡建,平阳人张敞、尹翁归等。

尹翁归,幼年丧父,随叔父生活,通晓文法,又练得一手好剑法。当了平阳市吏后,他为官清廉公正,法治严明,惩治了一批不法之徒,使那些市井无赖都老老实实,再不敢仗势妄为,横行捣乱。

田延年任河东太守时,有一次巡视各县,到平阳后要面见文武官吏,让文吏站在东边,武吏站在西边。五六十个官吏都起身就位,唯独尹翁归仍跪着不起,说:“翁归文武皆备,愿听驱使。”田延年左右的从吏认为尹翁归过于傲慢,可是田延年却不以为然,叫尹翁归起来,然后提出一些问题让他回答。尹翁归对答如流,田延年暗暗称奇,当即任命尹翁归为卒史,带回府舍听差。后来见尹翁归精明强干,诛锄豪强有胆略,对他更加敬重,甚至觉得自己的才能不及尹翁归,便提升尹翁归担任督邮职务。当时河东郡二十八县,分为汾北、汾南两部,尹翁归督察汾南。他执法无私,对所属县中的一些犯了法的官吏严加惩处。那些受到惩处的官吏自知是罪有应得,也没有怨言。田延年调入朝中担任大司农后,尹翁归随之也被提升为都内令和弘农都尉,不久又征拜为东海太守。

在出任太守前,尹翁归想到廷尉于定国是东海人,便去向于定国辞行,顺便了解一些东海的民俗风情。正巧于定国府内有两个老乡的孩子,想托尹翁归带回去,给安排个差事。于定国让两个孩子坐在后堂,等着拜见尹翁归。可是于定国和尹翁归交谈了一整天,也没敢提起此事。送走了尹翁归后,于定国对两个孩子说:“尹翁归是当今贤吏,为人刚正,廉洁奉公,不便以私相托。而且你们两个人也不能任事,我就更不好启齿相求了。”

尹翁归到东海上任后,首先细心查访民间诉讼,把官吏和百姓中的好人、坏人,以及各种违法事情都了解得清清楚楚,分县做了记载。然后亲自决断,一个县一个县地把犯罪的人都抓捕起来,根据罪行轻重,依法论处,犯了死罪的坚决处以死刑,以求达到杀一儆百、改善社会风尚的目的。东海郯县有个大土豪叫许仲孙,目无法纪,称霸一隅,使附近的老百姓吃尽了苦头,历届太守对他无可奈何。尹翁归到任后,毫不犹豫地将许仲孙判处了死刑。这一举动在东海全郡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从此,东海一带法治严明,社会秩序井然稳定。

汉宣帝看到尹翁归政绩卓著,提拔他担任右扶风。尹翁归到任后,选拔重用了一些清廉严峻的官吏。同时,采用在东海任职时的办法,在各县设立了各种罪犯名籍。一有盗窃案件发生,尹翁归就把县官叫来,告诉他主犯名字,让他用类推法追查罪犯的行踪,而追查结果,往往正合尹翁归的推断。尹翁归把惩处不法豪强视作当务之急,豪强一旦被治罪,即交给掌管畜牧的官吏,令该罪犯为牲畜割草,并规定时间和数量,不准别人替代,完不成定额的就加重惩处。尹翁归就是这样以严厉的刑罚威震京师,使扶风地区很快出现了大治的局面。由于尹翁归治盗有方,被称为三辅(汉代时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称为三辅,即把京师附近地区分别划归三个地方官管理)中之第一贤能。

元康四年尹翁归病卒。他生前为官清廉,死后家无余财。汉宣帝对他的早逝深表痛惜,制诏赏赐其子黄金百斤,以奉其祠祭。尹翁归的三个儿子后来也都当了郡守。

 (《山西法治史话》)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