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3-02-13
□张丽红
一位哲人曾说:“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喜好造就什么样的人生。”我的父亲张有道一辈子钟情书法,走出了他自己的书法人生。
勤奋自律,成就书法人生
父亲受其兄长的影响,少年时就习书练字,这种从骨子里对书法的热爱一生未曾改变。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带上他的笔墨纸砚,只要有一块铺纸的地方,一纸一笔一砚台,便能沉浸其中,乐而忘返。几十年砚田耕耘,勤奋不辍,如今已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他的作品曾多次在全国各类书法比赛中获奖或入选参展,并被收录到二十余种书画书典。父亲常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付出辛苦,又怎能品尝到人生的精彩呢?”
父亲的勤奋和自律是他人生的基石。每天练习书法两个小时,长期坚持,雷打不动。他深知书法艺术永无止境,攀登之路永不懈怠。他以古稀之年,再次进京举办个人书展。
父亲不忘初心,追摹古人。书法艺术之路走得正,行得远,皆源于他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获得同道、同学、朋友对其书法的很高评价和认同。父亲平易近人,遇到喜欢其书法的同事、朋友,总是有求必应,送字赠书;父亲极其严谨,有时一个字写得不满意,都要毁掉重来。2006年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个人书展期间,文学馆专门召开“张有道书法理论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和评论家点评父亲的书法时,对他最擅长的行草予以充分肯定,建议他在行草方面继续发展,不断探索个人风格,走出一条独特路径。
弘扬传统,播撒书法种子
弘扬传统,播撒书法文化的优良种子。父亲走到哪儿就把他挚爱的书法事业带到哪儿。前几年,每年冬季父母都要去海南过冬。他充分发挥在书法上的特长和优势,积极帮助所住小区成立了书画社,并组织了几次较大规模的书画展,还义务为书法爱好者讲授书法知识,春节为大家写对联,还特别受邀登上了海南电视台举办的跨国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展示书法表演,受到海南当地群众和小区业主们的欢迎和称赞!
以身作则,躬身践行,父亲处处为后辈树立榜样。他以自己的勤奋刻苦,实现着他的梦想。他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为儿女子孙树立榜样!他通过书法长卷的形式,为运城多位艺术家和全国人大代表点赞。每完成一个作品,他要在地下室历时半个月之久,自撰文字达万言,书写长卷15米,先后完成长卷书写三十余幅,文字达30多万,长卷累计约450多米。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使他完成了一件又一件浩大的书写工程。他坚韧不拔的毅力,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以及对亲人的关爱,形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似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励我们奋发图强,努力上进。
父亲身上总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他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2021年对水头常村老家的旧宅进行了翻新改造,又建了几间新房,由此萌生了举办家庭书画展的念头,利用粉刷一新的外墙,精心挑选出120余幅书画作品悬挂陈列,从去年9月份开馆至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人前来“家庭书画苑”参观欣赏。
厚积薄发,倾心楹联创作
善于学习积累,使父亲积淀了深厚的文学功底,被称为多面手,尤其擅长楹联创作。多年来楹联在他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先后创作出了几百副楹联,这既是他工作的总结也是生活的写照。2006年出版《砚边拾零》一书,收录他60岁以前创作的一百余副楹联,还有四十余篇诗词、随笔等。20世纪90年代,父亲在平陆工作期间,为两届部官“桃花年会”题写的十几副楹联至今还被人们津津乐道。如:“四洲林海条山霞蔚耀翡翠,三晋屏障伯乐故里涌春潮”“花不醉人人自醉未入桃林君先醉,雨不沾衣衣芳透不达仙境已成仙”等。任组织部部长时,他为机关年轻同志自编自写婚联。如:“情系俊涛神驰远,意醉金霞心凝永”“顺心如意配佳偶天意难变,国运昌盛结鸾凤松青梅香”“满座嘉宾话鸾凤和鸣美眷,一室亲友漾喜气意含任臻”等,婚联满含祝福与期望,又巧妙嵌有新婚夫妻的名字,读来雅俗共赏,意韵深厚,朗朗上口,妙趣横生。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今年已是76岁高龄的父亲,离岗不忘初心,退休不退本色。每天忙忙碌碌,快快乐乐,依旧不服老、不显老,耳聪目明,思维敏捷,淡定从容,亲切慈祥,这正是他一生心血倾翰墨,万千衷情凝书香的结果。他的书法人生就像一曲深情的壮歌、一幅美丽的画卷、一首厚重的长诗,激越而澎湃,隽永而绵长。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