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河东映像>

与书相约 遇见自己——《我在岛屿读书》观后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3-02-13

□杨颖琦

你有多久没读完一本完整的书?你有多久没好好赏读一首诗歌?如果我们可以从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挣脱出来,来到一座安静的海岛,你会带哪本书上岛?文化类综艺节目《我在岛屿读书》也许能给我们一个答案。

海风轻拂,白浪沙滩,一间矗立在小岛的书屋,一张面朝大海的书桌,一只慵懒自在的小狗,几位当代大作家齐聚小屋,聊着关于书的一切。这是一档关于读书的慢综艺——《我在岛屿读书》,听着作家聊读书、谈文学,别有一番风味。

这些作家都是谁呢?余华,代表作《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一个自嘲靠从未停止再版的《活着》而“活着”的作家;苏童,代表作《妻妾成群》被张艺谋改编为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而为人们所熟知,那一年他26岁;西川是一个诗人,与海子、骆一禾被称为“北大三诗人”。过去的他们认为作者应该隐身于作品背后,与读者的唯一联系就是作品。现在,他们走到台前,走到读者的视野中,打破了大众对作家的传统印象。几位老友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回忆文坛往事,解读经典著作。余华穿着海岛标配大裤衩献上他的荧屏首秀,苏童被余华“嫌弃”他的信件最无聊,西川时不时在后面补个“刀”。苏童笑着说观众了解真实的他们后,可能会有一种“喜悦的崩溃”。崩溃不崩溃还无从知晓,我想能了解作家们读书的趣事也是一件人生幸事,是值得喜悦的。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短视频和碎片化阅读占据了人们娱乐生活的大部分,读书反而成为一种“负担”。在三位大作家看来,人还是要沉下心去阅读的。阅一本理论,好像在和理论家直接对话;读一本小说,就像去体会一把别人的人生。苏童认为阅读会引导人走进内心,哺育人的精神世界,会让我们去探索自我、了解他人。于西川而言,阅读是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他被阅读所塑造,除了此世界,他还有另外的世界。阅读让人跨越看不见的边界,进入另外一个对话关系。人很容易沦陷在自我世界,而阅读可以把自己打开。

当谈到给书屋起名字时,余华提议“分界书屋”。在他看来,生活应该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部分,他希望每一个来到分界书屋的人,都可以找到另一个世界,有自己的另一部分。

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常有焦虑,对待阅读也是如此:太忙了没有时间怎么办?不知道该读哪些书,读不懂怎么办?没有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怎么办?喜欢读言情小说算不算读书?

苏童年轻时读不了《白鲸》,觉得文字臃肿,上了年纪再读却读出了臃肿中的质感;余华直到35岁因为工作原因重读鲁迅作品时才真正接触到鲁迅,并一下子就被击中;西川认为自己被读不懂的东西打开,并培养了他对文化的好奇。很赞同余华的“与好书相遇是一种缘分”的说法,读不懂,可能只是缘分不到。

相遇一本书,是需要时间的。当你没有与一本书产生共鸣时,不要着急,可能你们还不到相遇的时候。我们一生中有很多书需要去读,也有很多书值得去读。我们会因为人生经历和个人偏好的不同,对书的感知和理解也不同。小时候读不懂或者不感兴趣的经典,长大后再读或许能读出不一样的新意。所以不要着急,好书是你20岁时拒绝,50岁却会接受并赞美的。

当主持人房琪被问及喜欢读什么书时,她坦言年少时喜欢读言情小说,并对此产生过羞耻感。作家们很平和地告诉她:阅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应该也不会产生羞耻感。在西川看来,不光看书是阅读,看画是阅读,听音乐也是阅读。他们认为,还是要与经典相遇,苏童更是一针见血:阅读是有召唤力的,让你能走5米的作家,和让你能走50米的托尔斯泰终归是不同的,他们让你感受的是不一样的召唤。

记得大学有一堂课,老师一进门就抛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经典?”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回答老师,有人说经久不衰,有人说评价高,还有人说权威性。这档综艺节目里,作家们告诉我们:经典是一代又一代读者阅读挑选出来的,是可以反复品读的。每位作家都提倡读经典,不经意间,三言两语就能唤起我们去读某本经典的冲动,与之而来的,还有沧海变桑田般的厚重感。这些不经意的言语,总像在用什么敲击着你:不读,那损失大啦!

苏童说大学时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在昏暗的水房里,披着棉袄坐在唯一的灯光下,如痴如醉地看《麦田里的守望者》,你不想读读?他又提到在西北农村见到路遥像灯油一样熬着,皮肤和土地一样黄,由此才写就了旷世之作《平凡的世界》,你不想读读?西川认为《全唐诗》不只有诗歌,更是一种包罗万象的立体文明,你不想读读?余华直呼鲁迅一两句话就能把人的精神状态写出,“这家伙简直太牛了”,你不想读读?每一本,我都想读。

十二期节目已经落下帷幕,但阅读习惯的培养不应该因此止步。作家们为我们重新拉开读书的大门,节目中留下的十二份阅读书单吸引更多的人与经典相遇。伴着好春光,让我们一起读书吧!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