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3-02-01
本报讯(记者 南 辽)“三资”管理混乱,贪腐问题层出不穷——这是过去少数乡镇、村庄的无奈现实。近日,记者来到临猗县耽子镇却发现,去年以来,该镇党委认真落实全县农村“三资”领域贪腐问题专项整治、农村“三资”管理各项要求,按照扎实、稳妥、规范、有效的原则,压实“三个”责任,建强“三支”队伍,抓好培训强素质,突出结果促运用,助推全镇23个村的村集体经济高速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压实“三个”责任。全县农村“三资”领域贪腐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耽子镇党委坚决扛牢主体责任,细化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全镇23个行政村工作开展。首先,提高对做好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思想认识,明确村党支部书记是本村“三资”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摒弃以往由经管站和财务股股长单打独斗的固有做法,让干活的人轻装上阵。其次,强化部门监管责任,根据上级补助明细列出清单,督促各村及时入账,堵住“上下两张皮、中间没把门”的漏洞。再次,加强监督检查,紧盯问题线索。对没有造成影响的村“两委”干部,通过提醒谈话督促其立即整改;对存在共性问题但是影响不大的,通过约谈提醒形成震慑;对问题较大且拒绝整改的,形成问题线索并上报。
——建强“三支”队伍。农村集体资金是“三资”管理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农村财务管理不规范,尤其是资金使用管理存在许多盲点漏洞,极易滋生腐败问题。该镇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建强农经“监管人”队伍。针对农经队伍力量不强等问题,高规格配备农经中心负责人,成立耽子镇会计服务中心,选优配强乡镇农经力量,培育懂管理、精业务、能履职的农经干部队伍,确保农经工作高效运行。二是建强农村“当家人”队伍。全镇统一制定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管理资金的职责清单和任务清单,常态化管好“当家人”。加强日常培训,不断提升制度执行、流程把控、风险防范能力,打造懂管理、善经营的农村“当家人”队伍。三是建强会计“大管家”队伍。全镇出台“季评+年考”动态考核、年度履职等制度,全面提升农村会计队伍整体素质,将其逐步培养成村“两委”补充力量,成为乡村振兴的“有生力量”。
——抓好培训强素质。农村“三资”问题涉及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党群、干群关系的融洽与农村社会的稳定。该镇加大培训力度,让相关知识广为人知。一是加大培训覆盖面。普及“三资”监管知识,让所有涉及“三资”的干部,不说外行话、不当局外人、不做“绊脚石”,真正将自己“摆”进去,时时、事事、处处维护“三资”监管的严肃性,维护集体与群众的合法权益。二是增强培训针对性。普及常识性的知识,也就是让全体干部搞清楚什么是“三资”,为什么要监管、谁来监管、当前“三资”有哪些问题、不规范不监管会出现何种恶果、监管的方法和步骤有哪些、要达到什么目的。对于“三资”监管人员,则从专业和资深的角度从严要求,让大家既在理论上吃透,又在实践中会操作。还要求各村根据实践中发现的新问题、新的苗头倾向,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开展“三资”专题培训。三是注重培训实效。在培训过程中,既讲究形式,更注重实效。尤其使监管人员对村级财务会计代理、产权交易和综合评标等环节烂熟于心,成为“三资”管理的行家里手、财务方面的专业高手。
——突出结果促运用。发挥加强“三资”监管效益,发展集体经济。据统计,该镇农村“三资”领域贪腐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村级自查合同2977份,其中,1985份无问题合同已重新签订完成,992份问题合同已完成整改;化解债务850.4万元;收回机动地290亩;收回拖欠承包款42万余元。专项整治有效防范了集体资产资源流失,直接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为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按照“清化收清家底,明责任强队伍,创示范上项目,挖潜力谋发展”24字要求,逐村推动集体经济发展,探索实施党支部领办型等4种集体经济模式,23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已达到10万元。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