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国内>

接纳孩子的平凡与自己和解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1-04

罗娜莉

又到期末,家长圈焦虑倍增。高考、中考、期末考等,各种消息不停刷屏;身边某某学霸又被某某名校提前录取;别人家的孩子在期末前的模拟考中又考了第一名……可自己的娃呢?不管你怎么用力,还是那个不好不坏、不紧不慢的普通娃。

  ♥孩子终将平凡是父母必须面对的现实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很容易被问到一个问题:“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啊?”司机、面包师、厨师……这样的答案说出来,大部分父母是不会欣然接受的。似乎长大了只能做科学家、宇航员等,孩子们才会被认为有出息。更重要的是,这符合父母们“望子成龙”的殷切希望。

父母最难接受,也最不愿意承认的一个事实就是:自己的孩子很大概率上会是一个极其平凡、极其普通的人。即便是从内心隐约意识到这一点,也定要排除万难,创造条件把孩子培养成天才。于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了很多父母给自己拟定的宏伟目标,也是他们赋予自己的伟大责任。而事实是:99%的人可能会平凡地度过一生,而我们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99%的部分,却将精力集中在剩下1%极其渺茫的希望中。这意味着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注定了会失败的豪赌,是很多人悲剧的开端。因此,我们很多人可能过得并不快乐。

♥承认孩子平凡与自己和解

有一位妈妈,儿子还在小学阶段,她就软硬兼施让他背完了《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全套,还规定每天都要读一篇名家美文。后来她发现孩子对阅读兴趣不大,就改用听。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影音材料,她就亲自上阵,每个学期给孩子亲自录制十盘以上的磁带,如此坚持了数年。然而,等孩子上初中了,每次考试在现代文阅读一块基本不能得分。痛定思痛,这位妈妈最后分享说:“最终,我意识到在这方面,他就是一个没有天分,不灵光的孩子,我才没发疯。”

认识到自己的孩子不是天才,这实在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情。这不仅能让父母正确认识孩子、接受孩子,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和自己和解、和孩子和解,也能让孩子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如果明明知道孩子是个平凡而普通的人,却还要想方设法削尖了脑袋将其培养成精英。结果不仅会让自己在回报与付出的巨大落差中绝望,还会给孩子营造一个假象,让孩子误以为自己是个了不起的人,抱有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结果眼高手低,总觉得自己明明是千里马,却始终遇不到伯乐。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平凡,又如何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快乐和幸福呢?

♥推己及人,接纳孩子

如果父母用自己的优势去衡量、要求孩子,是不公平的,会给孩子造成额外的压力,会对孩子的教育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更为可怕的是,很多中国父母自己明明不擅长,还非得要求孩子足够出色。

台湾著名作家吴念真曾经讲述过这样的事情。他的儿子数学成绩很烂,老师在和家长的联络簿上写道:“数学成绩要加强!”儿子回到家里,老婆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吴念真赶紧把老婆拉到厨房,问:“你原来读书的时候,数学有没有很好啊?”老婆回答说:“很烂!”吴念真说:“我也很烂!”然后吴念真和老婆很认真严肃地谈了这个问题: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为难孩子了。

为人父母,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道路,很多时候自己也未必是不够努力,而是真的不擅长。又何苦来为难孩子呢?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父母不曾做到百里挑一,又何必为难孩子,勉强将其培养成为人中龙凤呢?

♥不要盲目让孩子追求不平凡

有一个朋友,大学毕业后做了北漂。几经周折,终于让孩子拿到了在北京读书的指标。

朋友是个追求完美的人,索性再四方运作,将孩子送到了名校。全校800多名学生,孩子始终在600名左右徘徊。朋友自然是不甘心,加班加点给孩子补课,结果孩子的成绩干脆降到了倒数50名,最后还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痛定思痛,朋友开始意识到孩子完全无法跟上名校的节奏,只好将孩子转到了家附近一所普通高中。虽然孩子的分数没有提升,但是状态改善不少,开始变得自信、开朗,对学习有了兴趣。最终在高考的时候,还超常发挥。

父母盲目地想将孩子培养成精英,将孩子置于无法胜任的位置,会增加孩子的压力,加重挫败感,让孩子自暴自弃。当现实与希望的反差太大时,父母自己也会容易陷入绝望。如此,孩子就悲剧了。

 (《大众卫生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