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2-08-08
□周永安
这是20世纪70年代的事。
那时,我在我们村七年制学校当民办教师。七年级数学有平板仪知识,但我们学校没有平板仪,因此我想借一幅平板仪,让木匠照着做,以满足教学需要。
后来,从我一个同学那儿得知,他们学校有平板仪。正好,我校李积甲校长与他们校长熟悉,于是我拿着李校长的信,在同学的陪同下,拜见了他们学校的校长。然而,校长说,由于这是学校的公共财产,概不外借。无论我怎样保证,只用三五天,木匠照着做完,立即完璧归赵,但他还是没有答应。为此,我很沮丧。
离开后,我忽然想到,何不去母校孙吉中学找一下弋全珠老师?
我骑车来到孙吉中学,找到弋老师,向他说明来意,并保证只用三五天,木匠仿照做好,立即归还。弋老师说:“你们克服困难,满足教学需要,这是好事,应当支持。”于是,他当即请示了周校长,到仪器室领出平板仪,并帮我在自行车上绑好,把我送出学校。
我不辱使命,回到学校。李积甲校长高兴地说,真是师生情谊深,老师恩情重。
这件事已过去五十年了,每当回想起来,我心里总是热乎乎的。弋老师高尚的品德、高大的形象,永远铭记在我的脑海里。我也总是在告诫自己:不忘师恩,要以弋老师为榜样,努力做好为学生、为教学服务的工作。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