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越管越对着干”?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8-03

□李肇英

“我说东,她说西;我让她昂首挺胸,她经常在我面前装猴子;我让她放学后早回家,她偏要拖到吃晚饭时才到家。我管她,可她偏不服管,伶牙俐齿发挥得淋漓尽致……”湖南长沙吴女士最近被即将上小学六年级的女儿弄“疯”了。她在家长微信群,一说自己的境况,没想到班上同款孩子多的是。

孩子小时候即使再叛逆,父母似乎都有办法“收拾”他们。但是,当孩子逐渐迈向青春期,一切似乎都变得不一样了。一般女孩在11岁前后、男孩在13岁前后,就会进入青春期(青春期较以前提前)。这个时候的亲子关系往往会进入新阶段。那些懂得放手、保持自我成长的父母,会更容易和青春期的孩子打成一片;而那些控制欲强、一直停留在原地的父母,更容易与孩子发生严重的冲突。

对于不愿意回家或故意拖延回家时间的孩子,家长应怎么处理呢?首先不要想孩子怎么不听话,静下心来,从自身找找原因。你需要意识到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意识增强了,自我意识感和自尊心也强了;他希望被尊重,被理解,被认可,被肯定;他需要心理支持,情感安慰。如果家庭不能提供温暖、平和的成长环境,父母依然采用过于严厉、简单说教的方式,等于在激发孩子的逆反意识,把孩子逼向家长期望的反面,导致过激行为的产生。

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的家长不妨试试下面这些方法:

●从生活入手去改变 青春期孩子由于生理上急剧变化,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反应,大部分是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他们试图冲破约束和管教是正常的,甚至犯一些错误也是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生活上父母应注意让孩子独立,充分挖掘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其养成处理自己生活琐事的习惯。其次,从权威的影响向客观的分析引导过渡,因为社会迅猛发展,父母常常一开口就显得很外行,权威性渐渐丢失。要避免指令式的“教育”,孩子在遇到困难、问题、挫折后,只是需要来自父母的客观分析和引导,而且,这种分析和引导应该是朋友式的。再次,要耐心持久地与孩子一起做他喜欢的事,接近孩子,发现优点,给予鼓励,并学会“示弱”,为孩子创造超越家长的机会。

●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有了对事物的自我辨知能力,父母如果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变化,一味地像以往一样,自然就会引起孩子不满,有意跟家长对着干。要与孩子融洽相处,父母就得正确认识孩子,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孩子小时候对事物的认知性不强,这就需要父母提醒与帮助。孩子渐渐长大,父母习惯了孩子对自己的依赖,忽略了孩子的成长,依然对孩子指手画脚,当然会让他们厌烦。

●家长要会索取“爱” 不少家长在“爱”的问题上,只尽“给予”的义务,不讲“索取”。长此以往,孩子会在心中形成这样一个概念——父母的爱是应该的。因此,要向孩子索爱,让孩子学会感恩。

●不要开口就下“命令” 青春期的孩子特别敏感,所以父母不要开口就是下命令,“你应该……”“你必须……”如此一来,在孩子心里,你只是一个领导。其实,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被当成大人,要让他感觉受到了尊重。

●签一份“保密合同” 偷听孩子打电话、偷看孩子日记,或者是上网看孩子的留言等美其名曰为了解孩子的行为,千万不要有。事实上,这是破坏孩子对家长信任度的首要杀手。和孩子签了一份“保密合同”,写下什么事情是父母可以知道的,哪些是属于孩子的秘密,然后双方违规会怎么样。

●同一错误别老调重弹 对于同一错误,千万不能“老调重弹”,会引起孩子的厌烦情绪。在批评中要切中要害,也要避免“廉价”的表扬。过多的表扬会使孩子失去敏感性,也会失去激励作用,甚至让其怀疑表扬的真实性。

请多寻找孩子的闪光点,鼓励孩子,欣赏孩子,给孩子新的积极的自我定位,建立孩子的自信系统。

●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 要想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关键的是,家长的观念一定要改变,亲子间的关系模式是互动的,互相作用的。亲子关系请从高低式(父母高位,孩子低位,父母强势,孩子弱势)的教育模式,换为平等式(把孩子当朋友对待)的教育模式试试。

在青春期孩子寻求自主性的过程中,冲突和斗争几乎不可避免。而那些特别叛逆的孩子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原地踏步、不肯成长的父母。所以,无论孩子处于哪个年龄段,父母保持自我的觉察和成长都至关重要。(《大众卫生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