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2-07-22
最近,我拜读了《吴正宪给小学数学教师的建议》一书,该书从多方面介绍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方法和策略。吴正宪老师的教学之路告诉我,一位教师只有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探索,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才能在教学中有所成就。
吴老师的课堂是充满激情的课堂,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本来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通过吴老师的讲述变得妙趣横生,简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而这一切都是从走进孩子心灵开始的。首先,老师要做一个充满爱心、富有人情味的老师,能够和学生做朋友。其次,教师要努力钻研教材教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体验数学乐趣、发现数学神奇,感受数学的价值。吴老师在工作中充分信任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方式。
作为教师,没有对事业执着的爱,没有对学生真诚的情,是不会取得成功的。用吴老师的话来说,教师走进教室就像演员走上舞台,立刻进入角色,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和对学生的关心、对知识的酷爱、对事业的追求及对工作的责任感,去激发学生幸福的情感体验,使师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教育。只有热爱教育的人才可以发掘出学生的优点,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
我从来不以学生的分数论高低,在我的心中,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既要看到今天学生身上的不足之处,更要看到明天他们的进步,且不可求全责备,重要的是想方设法促成学生的进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自尊。
毕业班学生学习压力大,情绪波动也很大,相对来说也很敏感。这个时候,作为老师更应该理解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要常常与他们交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他们帮助,让孩子们能够坦然面对压力。
作为教师更要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学生、教材是变化的,课堂是动态的,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如何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如何使学生学习更积极主动、如何让学生爱数学,思考和反思会使每一天的工作更理性、更科学、更有质量。
教学是生命与生命的交往、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情感与情感的呼应、智慧与智慧的交流。精神不能复制、思维不能克隆、智慧不能填充,只有在爱的光芒投射下,才会有精神的挺拔、心智的生长、生命的成全。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尊重是教育的真谛。爱的教育并不是挂在嘴上,也不是公开课上奢侈的点缀,不仅是微笑,更是一种教育心态。爱是对个体健康的关注,是对生命挫折的忧虑。爱是真诚,是对孩子们自尊的保护,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爱是由内而发的,教师与孩子手牵手,站在一条战线上,师生的生命才会融在一起,教育教学才会有成果。
(夏县城关中心校城内小学 张朝霞)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