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法制>

市检察院通报近两年来惩治和预防毒品犯罪工作情况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6-29

强化毒品犯罪的检察治理

——市检察院通报近两年来惩治和预防毒品犯罪工作情况

本报记者 张君蓉

6月26日是第35个国际禁毒日。市人民检察院以“健康人生、绿色无毒”为主题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0年以来我市两级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毒品犯罪的工作情况,并公布惩治毒品犯罪典型案例。

2020年以来,我市检察机关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及上级检察机关对禁毒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履行检察职能,坚持惩治犯罪和犯罪预防并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依法批捕起诉

严打毒品犯罪

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全市检察机关保持对毒品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批准逮捕304件447人,占全部刑事案件逮捕数的9.2%,提起公诉377件637人,占全部刑事案件起诉数的6%。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267件399人。其中,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重刑犯30人,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151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195人,判处缓刑的23人。

强化法律监督

准确惩治犯罪

在惩治毒品犯罪过程中,全市检察机关强化立案监督工作不松懈,两年来共立案监督10件10人,均被法院作出有罪判决。永济市检察院办理的师某某贩卖毒品案,系在其他案件中发现师某某贩卖毒品的犯罪线索,遂通过“检察建议”形式向公安机关移送,督促公安机关及时查处毒品犯罪,确保有力打击贩卖毒品的犯罪行为,该案现已作出生效判决。

增强侦查监督工作不松懈。对重大毒品犯罪案件实施提前介入机制,提升案件办理质效。市检察院党组高度重视毒品案件办理质量,经过多次专题调研,2021年12月22日与市公安局会签了《提前介入重大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确定对重大毒品犯罪案件实施提前介入机制,今年1月1日已经开始执行。《办法》执行5个月以来,公安机关共立案侦查毒品犯罪案件35件,检察机关提前介入案件侦查活动13件。从介入效果看,全市检察机关在《办法》实施后“案-件比”显著降低,案件办理质效显著提升。通过书面审查、讯问犯罪嫌疑人、核实重要证据等活动,加大对漏犯漏罪的追诉力度,2020年6月以来先后纠正毒品犯罪漏诉罪犯22人、漏诉罪名41人。

加强审判监督不松懈。对因认定事实、适用法律错误的法院判决,检察机关坚决依法提出抗诉,有力打击了毒品犯罪。毒品抗诉案件实行上下两级重罪检察部门工作衔接,找准抗点和依据,促使抗诉意见采纳。2020年6月以来,市检察机关对法院判决确有错误的依法提出抗诉14件次,市检察院出庭支持抗诉8件,抗诉意见采纳5件,采纳率为62.5%。

少捕慎押慎诉

严格落实政策

全市检察机关在办理毒品犯罪案件中积极落实“少捕慎押慎诉”司法政策,要求承办检察官对每一起报捕案件均应全面审查,对社会危险性进行综合衡量,并结合当前正在进行的非羁押诉讼专项课题社会危险性量化试点工作要求,填写社会危险性量化指标验证表,对羁押必要性进行严格审查,对于不捕不诉的案件及时召开听证会,以保证准确适用法律和强制措施。

2020年6月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受理毒品犯罪提请逮捕案件325件495人,依法不批准逮捕21件36人,分别占受理案件数的6.5%、7.3%。其中,证据不足不捕25人,无社会危险性不捕7人,符合监视居住条件1人,其他情形3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446件773人,依法不起诉3件8人,分别占受理案件数的0.67%、1.03%,其中法定不起诉1人,存疑不起诉4人,相对不起诉3人。

落实“七号检察建议”

查堵毒品犯罪渠道

最高检就利用寄递渠道实施贩运毒品等违法犯罪活动呈大幅上升趋势的问题向国家邮政总局发出“七号检察建议”后,我市检察机关雷厉风行,及时制定了《运城市检察机关推进落实“七号检察建议”的实施方案》,各基层检察院迅速落实,积极走访快递企业,着重查看“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等寄递安全制度落实情况,同时加大摸排寄递领域的犯罪线索工作力度。2020年以来,两级检察机关共办理寄递毒品的犯罪案件11件。在办理案件时,留意行政监管部门的管理漏洞,通过制发、送“检察建议”等形式进行诉源治理。

检察机关在办理毒品案件同时,严厉打击涉毒洗钱犯罪,最大限度追缴毒品犯罪所得,彻底摧毁毒品犯罪的经济基础。2020年年初至今,共办理涉毒洗钱罪2件,均系检察机关在办案中主动发现,依法发出立案监督,提前介入,指导侦查取证。如,盐湖区检察院办理的马某星涉毒洗钱案就是检察机关在审查马某星等人毒品犯罪时,发现犯罪嫌疑人马某星利用他人收款码收取毒资,又转账提现至自己名下,有可能存在自洗钱行为。该院第一时间派员提前介入侦查,对侦查取证提出指导意见。目前,此案已以贩卖毒品罪、洗钱罪对马某星提起公诉。

从检察机关受理的毒品案件情况看,全市毒品犯罪区域主要集中在盐湖、河津、稷山等地,涉及的毒品种类主要为甲基苯丙胺、海洛因和咖啡因,毒品犯罪人员中流动人口、无业人员、残疾人占比较大,犯罪手段更趋网络化、隐秘化。

打击、预防毒品犯罪是系统工程。全市检察机关将切实增强做好禁毒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进一步融入禁毒工作大局,积极参与毒品犯罪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依法治理,为建设平安运城、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