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2-06-16
□记者 祁克宁 李婷 廖旌汝
食堂内的节约粮食宣传标语
6月13日至19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为“绿色低碳,节能先行”。近年来,我市以绿色低碳发展为目标,以节能降碳为重点,以节约型机关创建和节水型单位建设为主线,完善体制机制、抓好示范引领、实施节能改造、强化监督考核、开展宣传引导,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进一步推进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6月14日,记者采访了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节能办和市城市节约用水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了解近年来我市公共领域节能新成效。
节能办公成常态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节能办工作人员监测用电情况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节能办主任张建康说,今年是该局推动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的第3年,他们充分发挥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和能效领跑者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典型示范,推动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
“我们采用的能耗监控系统可以对办公大楼的用电情况,进行智能监测,并掌握过度消耗的用电量,以防浪费。”张建康说,该系统可对办公区域的空调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将夏季和冬季的空调温度设置了节能范围,办公人员只能在节能范围内,调整空调温度,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据悉,2021年起,市委、市政府办公楼开始运用能耗监控系统。下一步,该系统将逐步向全市机关单位推广,推动机关单位办公场所节约用电、绿色办公。
此外,该局在全市公共机构,特别是机关单位倡导使用再生纸、再生耗材等循环再生办公用品,限制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并加速推动无纸化办公。
“我们倡导机关单位对产生的非涉密废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废旧物品进行集中回收处理,促进循环利用。针对办公场所的其他能耗,我们鼓励进行废旧家具修复再利用,经专业评估鉴定不能继续使用的,由有资质的环保回收机构回收处置。”张建康说。
绿色出行成风尚
该局公务用车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加强市直党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更新配备管理,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行绿色出行,根据《山西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该局出台了《运城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建议党政机关除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及有特殊要求的执法执勤用车外,原则上一律配备使用新能源汽车,逐步扩大新能源汽车配备比例。2021年,我市市直单位更新配备的新能源汽车,占更新配备车辆25%左右。
同时,该局在机关单位鼓励“135绿色出行”模式,即鼓励职工在上下班时,1公里内步行、3公里内骑行、5公里内乘坐公交,并倡导职工购买私家车时,在符合个人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尽量选择新能源汽车,践行绿色出行理念。
此外,该局将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应用节约能源资源新技术、新产品,落实全省“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原则上不低于80%”的要求,积极开展绿色出行行动,推广应用绿色低碳、先进适用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助力公共机构率先实现碳达峰。
节水技能更精细
办公人员使用龙头水嘴节水器洗手
近年来,我市利用节水宣传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大力宣传节水知识,号召大家积极成为节约用水的践行者,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城市节水氛围。中心城区多家单位开展了专业的水平衡测试工作。工作人员依据测定的数据,科学确定用水量,指导机关单位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挖掘用水潜力,达到科学用水、合理用水的目的。
同时,市城市管理局还联合市发改委出台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引导用水单位积极参与节水型企业(单位)创建工作,采用更加有效的节水设施,实行节水技术改造,达到节水的目的。
此外,市城市管理局城市节约用水中心在机关事业单位试点推广安装水嘴节水器,实现了有效节水50%的目标,结合节水型企业(单位)创建,推动节水器具使用。在市委、市政府大院,办公大楼卫生间内的水龙头安装了龙头水嘴节水器,厕所安装了定时红外感应节水器,绿地还引进了绿化灌溉新技术……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节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张建康说,近年来,该局在全市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全面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全市公共机构范围内全面推进节水型单位建设,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新模式、新材料、新技术。他表示,通过政策引导、节能宣传,以及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不断提高我市公共机构能源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水平,引领推动全社会形成节约型生产生活方式,积极推动节约型机关创建和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争当能效领跑者和水效领跑者,确保完成2022年年底,全市70%的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的创建目标。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