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谦谦温润玉 铮铮坚守汉——小记著名书法家赵玉汉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2-06-07

樊峻峰

有一年,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来运城,参加在稷山县举办的中国曲协的一个年度会议。在机场贵宾休息室候机时,姜昆被迎面悬挂的一幅赵玉汉老师的书法作品吸引住了。那是一幅行书《沁园春·雪》。他问我,这位叫赵玉汉的书法家是哪里人?我说是我们运城人。他问我认识吗,我说认识。当时因时间太仓促,没能联系到赵玉汉老师,姜昆先生面露遗憾,说以后有机会再当面请教。当时,一旁的著名书法家、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石耀峰从专业角度给姜昆作了介绍,姜昆先生又问了我赵老师的一些艺术创作情况。石耀峰主席又现场给几位朋友介绍了姜昆先生近年学习“二王”的书法成绩。

随后,我给赵玉汉老师说起这个小插曲,赵老师说,姜昆近年多练习“二王”,书艺名气不小。我这才清楚这次“神交”的缘由。

其实,认识赵玉汉老师已久,但真正了解他的书法成就,则是在2011年1月。当时,赵玉汉书法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刚刚成功举办,为期十天的展览,在中国美术的神圣殿堂登堂入室并引起巨大轰动效果,这对一位念兹在兹、执着于书艺几十年的追梦人,无疑是一种巨大肯定和鼓励。当时,多家媒体这样评论此次展览:运城书法家走进中国最高艺术殿堂——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作品展览,赵玉汉是第一人。记得在当天专版的编者按中,我还写了以下几句:这既是赵玉汉书法艺术的展示,也是古老厚重的河东文化在书法层面的展现。当时我在运城日报文教副刊部任主任,也长期专跑文卫口。虽然没有直接在北京现场见证这一书坛盛事,但从传回的图文资料中,强烈地感受到了这次展览的成功。尤其是策划、组织专版时,从展览期间举办的专题研讨会上众多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中,首次系统、全面地触摸到赵玉汉老师的艺术人生。

赵玉汉专业学的是汉语言文学,职业是市蒲笛子演奏员,自上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乐事之余,喜欢上了书法,从此,开启了他艺术人生的新的旅程。演出、排练之余,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写毛笔字。好友王艺华兄是他多年的邻居,在他印象中,玉汉一年四季没日没夜都是写字,一年四季屋子里老是一股墨汁味。其他爱好他都没有,若说音乐作为主业,那写字便成了他的全部业余,当然,离开乐队后,又成了他的全部“主业”。艺华兄还调侃说,好处是那么多年来,逢年过节,玉汉总是把对联给大家写好,早早贴上,究竟有多少年,他都记不清了。这个细节,体现的是两位艺术家之间纯真、淳朴的友情,也间接给我们展示了赵玉汉为追求书艺历经许多年的艰辛探索和努力奋斗。

这些年,出名之后,赵玉汉的书法几乎成了运城、山西乃至黄河金三角区域的文化品牌。但不管市场多么火爆,作品怎么吃香,他都能始终保留自己的一份清醒。与他多年交流中,他一直风轻云淡地说:“除了临帖、学习,其他的事一概不闻、不问、不管。”沉潜古人书艺世界,尽享魏晋千古风情,一笔一画,成了他崇尚的全部世界。去年,在赵玉汉老师工作室,我们喝茶,谈笑了一会,他取出长笛,给我吹了一曲地方戏剧曲牌。我第一次见他吹西洋乐器,问赵老师,你不是专门吹竹笛吗?怎么又喜欢上铜管乐器?他笑着说,艺术是相通的,中国的、外国的都有相通之处,竹笛和长笛之间,更有值得相互借鉴的。就像音乐与书法,真正懂得艺术真谛时,你就会感受到,书法的节奏、布局,甚至运笔过程,中间有着与音乐的旋律和舞蹈的动作十分微妙的暗合关系。他还说了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谈了从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的书法作品中能看到对京剧的痴迷。我开玩笑说:“你的作品中,名家都看出的‘静’、‘净’境界,原来是从热热闹闹、杂七杂八中提炼来的?!”还真应了古人说的,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正是这么多年的默默耕耘、苦苦追求,赵玉汉三个字几近成了运城和山西的书法标识和文化符号。

又回到10年前赵玉汉作品的“北京之行”。当时,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评价说:“面对浮躁之风,能像赵玉汉这样静下心来研究书法,着实难能可贵。”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林岫说,赵玉汉先生的作品给人的印象很深。他在古人基础上,摸爬滚打以后,能够有属于自己新意的东西,作品明显突出一个“静”字,一个“雅”字,书卷气迂回其中。还有一个胆大之处,就是能够有自己的变化,不跟风。著名书法家朱培尔坦言,赵玉汉先生的作品相对比较典雅,但也更多融入了厚重,写“二王”书法,特别难把握,赵先生按自己的个性和艺术感受去继续创作,更有利于书法艺术水平的提升。著名书画评论家、中国书协原理事周祥林认为,赵玉汉综合修养非常高,从气韵到运笔到章法,都体现出很深的功力和造诣。

近年许多热爱书法的读者常常问,自从十年前北京展览后,这些年,赵玉汉老师基本没举办过大型的个人展览。我也问过赵玉汉老师,他笑笑说,没工夫,临帖写字都没时间。我非常理解。大家知道,近年来运城一个“河东八友”的书画雅集名头非常响亮,赵老师在这当中参与了许多公益活动。这个雅集的主题展关注过盐文化、关公文化、文旅项目等,也通过进高校、进企业、进新农村等方式,把高雅的书画艺术传输到各个阶层,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在社会上,尤其是文化界享有很高的名望和良好的口碑。

记得那年他们策划盐文化主题展时,从文稿筛选、提炼到组织讨论,从作品创作的一众人的评点品足,他们一个个挑三拣四,横挑鼻子竖挑眼,偶尔还为作品起个争执,吵得脸红脖子粗。我问赵玉汉老师,你们几个都是名家,还这么计较。赵老师一脸严肃道:作品要展出,来不得一点含糊,我的五件作品两件被刷,我心服口服,回去再创作,直到满意为止。这一细节,我记忆犹深,也不难理解多年来他的精益求精和永恒执念。

另外,赵玉汉老师近年更多精力投入到了弘扬传统书法精神、普及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他在运城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任副会长,热心参与运城地域文化建设,一方面利用老年大学等园地,积极传道授业,带徒习书,可以说,近年间,通过他的传授和影响,运城及黄河金三角地区一大批年轻的书法爱好者纷纷取得不俗的成绩,对书法事业的推陈出新、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尽到了一位书法家的社会责任。

前两年,赵玉汉老师搬到东区居住,在临近闹市的小区中间,他的工作室设在一间改造了的车库。这里,有书案、有博古架、有笛子、有茶案。这间斗室,是他的精神乐园,也是他坚守传统的堡垒。他的书艺世界广阔无边,气象万千,他的执守理念初心不变,不论一箭之遥的河东东街如何喧闹,他只要沉浸在砚池墨海,只要醉心“二王”世界,他自会一如名号“稷麓居士”一般进入禅境,静若空山自无喧。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