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卫嫂闻喜花馍指尖技艺 装点“花样生活”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6-07





这两日,卫梅的电话明显多了,“都是预定‘金榜题名’花馍的,寒窗苦读10余年,家人们都希望孩子能蟾宫折桂”。

卫梅是闻喜卫嫂花馍厂负责人。2009年,她专注当地蒸馍技术,致力于将小馒头做成大产业,办起了加工厂。

当时,闻喜北垣一带的馍,就比较有名。但大多数是家庭作坊,像卫梅这样办厂蒸馍、把馍做成礼品的,寥寥无几。

为何北垣一带的馍,名气大呢?当地人总结出“三好”。

一是面好。北垣一带,地理位置优越,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种植的小麦面筋含量高,适合做蒸馍、包子皮、饺子皮等。

二是水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地流传的民谚,“闻喜煮饼北垣姑娘”,就能充分说明这一点。“我们喝的是深井水,水质好,从这边人的好牙口也能看出来。”卫梅说,“离开这个地方,蒸出来的馍就不是这个味儿。”

这第三好就是手艺好。自制老酵母、醒发三次、纯手工揉制……凡此种种,才有了麦香浓郁、洁白细腻、密度均匀的卫嫂馍。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醒发三次”。30%的面+自制酵母,醒发8小时左右;再加入30%的面,醒发两个小时;最后掺入40%的面,进行第三次醒发。由于很快就要揉型了,所以第三次醒发时间较短。“每个剂子都要上称,确保一个馍重350克。”卫梅说,“基本上一家四口一顿饭吃一个就够了,寓意‘全家都有福’。”

对于馒头,人们最担心的就是会不会有添加剂。“没有任何添加剂,有了添加剂,馍的香味就会受影响。”卫梅说,“这馍颜色白,都是揉出来的,越揉色越白。”因此,工厂的工人多数手腕都落下了“病根”。

凭良心做就放心,靠信誉迎来佳誉。多年来,匠心制作的卫嫂馍先后获得“三晋老字号”等荣誉,成了家喻户晓的馍品牌,还被作为地方名优特产卖到了全国各地。

既然销往全国各地,那么如何保证馍的保质期呢?卫梅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研究实验,他们靠的还是物理方法,二次真空包装,可以将馍的保鲜时间延长至少10天。

闻喜被称为“花馍之乡”,花馍手艺人遍布全县。在数千年的传承中,闻喜花馍保留了揉、捏、挑、粘、涂等10余种手法,被誉为“指尖上的艺术”。2008年,“闻喜花馍”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此,办厂之初,卫梅就把村里会蒸花馍的老人召集到了厂里,坚持蒸馍、花馍两条腿走路。今年86岁的张端端老人至今仍在厂里上班。

花馍在当地市场很广,有“人生十件事,花馍总相伴”的说法。卫梅介绍,满月要做火燮、奶桶;周岁要做一个老虎、两个腿;三岁要圆锁;十二岁要解锁;考上大学要做金榜题名;订婚要做喜结良缘、情定终身;结婚要做龙凤呈祥、百鸟朝凤;乔迁要有乔迁之喜;祝寿要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祭祀有八仙等。

当地人把对生命的敬重、对生活的期盼都寄托在花馍的文化内涵里。如今,这些讲究慢慢普及到了河东乃至晋南地区,“有事必有馍,有馍必成事”。

这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卫嫂花馍的品类更丰富了,定制、高端、大型的工艺品越来越受欢迎。

“碾黄土麦汲深井水继卫嫂精工揉后稷仁风,两千年史话心头发酵;列面食篇扬故乡名以花馍特色树品牌优势,百万亩田畴手上呈祥。”走进新时代,卫梅有信心把闻喜花馍做大做强,送入千家万户。

■记者 景斌

■本版摄影 记者 张国平 景斌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