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4-20
王凯 耿兴敏
“双减”“两减一增”对近视防控十分有效
专家指出,我国近视发生率有几个重要特点:第一是发生率高,第二是低龄化,第三是高度近视的比例高。现在幼儿园阶段的儿童就已有百分之十几的近视了,这个明显低龄化是很可怕的;在高中生中,高度近视已超过20%,而在20年前高度近视比例只有2%~5%。
大量事实证明,逐渐增加的课外补习耗费了孩子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大多数孩子不但学习成绩没上去,视力反而明显下降。
青少年视力健康关系到祖国的未来。2021年7月,国家教育部门出台“双减”政策,“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也产生了积极作用。
“孩子要把作业负担减下去,把近距离用眼时间减下去,要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专家说,自2018年国家八部委发布近视防控行动计划后,通过一年努力初步形成了“两减一增”的近视防控方法,减少近距离用眼,减少电子产品使用,增加户外活动。到2019年,我国整体近视发生率下降了3%,证明“两减一增”方法确实有效。
专家指出,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许多孩子都在家里上网课,近距离用眼多了,电子产品使用机会多了,户外活动机会少了,所以近几年近视发生率出现明显反弹。
日常生活做好“五件事”,守护孩子光明的未来
预防孩子近视,家长责无旁贷,日常生活中该如何保护孩子的眼健康呢?
●首先,家长要了解孩子的眼睛状况。孩子不管多大,从刚出生、幼儿园、小学、中学,家长一定要及时掌握孩子眼睛的基本数据,一定要去医院验光、查视力和测眼轴。
●其次,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有研究发现,孩子连续玩20分钟手机,视力平均下降到43.8度近视状态;连续看20分钟液晶电视,视力平均下降到18.8度近视状态。电子产品屏幕的多样色彩和快速变化,需要瞳孔在短时间内适应不同强度光亮,很容易导致或加重近视。而且孩子眼睛长时间盯着屏幕不动,很容易造成眼睛疲劳。专家指出,孩子用电子产品时间不能过长,要记住“202020”口诀:用电子产品20分钟,就要向20英尺(6米)之外,远眺至少20秒。
“双减”不代表孩子们可以放飞自我,孩子在家时,家长应更加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一次连续使用不宜超过半个小时;必须使用电子工具时,要尽量选择大屏幕、分辨率高的电子产品,选择次序为投影仪、电视、电脑、平板、手机,屏幕字体要大,背景颜色不要过浅。
●第三,每天带孩子至少进行2小时户外活动。家长应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多接触大自然,让孩子眼睛得以充分放松。每天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既能强身健体,又能防治近视。阳光可刺激视网膜产生较多活性物质多巴胺,多巴胺能促进眼球正常发育,抑制眼轴增长,可预防或延缓近视发生发展。
●第四,定期监测孩子视力。“教育部规定一学期要给学生测2次~4次视力。每个学期不管孩子有没有近视,学期结束时家长都要带孩子去验光、看视力、看眼部状况。如果已有近视了,那更要去验光看看视力变化。”专家提醒,家长每学期都应带孩子做视力检查,了解孩子眼睛发育是否正常、是否有近视危险;如果孩子已经近视了,要尽可能预防孩子变成高度近视。
●第五,保证孩子饮食合理、睡眠充足。饮食营养均衡、合理搭配有助孩子眼睛发育,家长要多为孩子补充富含DHA、叶黄素、花青素、胡萝卜素的新鲜食物。同时要保证孩子睡眠充足,并确保睡眠质量,让孩子的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孩子在家读书时,一定要有一个光线适合的读书环境,要保持良好的读书坐姿,并合理安排好读书与休息时间。
特别提醒,家长的表率作用很重要。很多家长告诉孩子别玩手机,自己却玩个没完;还有家长把iPad当玩具,小宝宝一哭,就用iPad哄孩子,其实孩子越早用电子产品对视力损伤就越大。
专家还提议,应建立健全青少年儿童视觉档案,这样每学期都能有的放矢了解每个孩子视觉发育状况,把有可能近视发展快、有可能高度近视的孩子筛选出来,做针对性干预。
“双减”之下,家长和孩子切不可因为作业少了就松懈近视防控,在此送给儿童青少年一个近视防控要诀:“树远见、防近视、少视屏、多运动、不挑食、保睡眠、亲自然、护心窗。”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携手,一起守护孩子光明的未来。 (《中国妇女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