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4-18
□徐颢哲
“断代”许久的情景喜剧,似乎在今年有了复苏的苗头——贾冰、刘桦等主演的古装情景喜剧《医是医二是二》近期收官,同类型剧《瓦舍江湖》不久前也刚播完。不过,这两部剧表现平平,品质远远达不到《武林外传》的水平。事实上,以《我爱我家》《武林外传》为代表的情景喜剧曾火遍大江南北,至今仍有很多观众N刷那些经典情景喜剧,但优秀情景喜剧真的“断代”太久了。
段子常翻常新 经典情景喜剧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我爱我家》和《武林外传》两部作品皆已有“一二十岁高龄”,架不住剧中热梗不时被后来人翻出,在社交平台常玩常新,经常占据微博热搜和朋友圈分享。这是经典情景喜剧的魅力:无论时隔多少年,段子还是常看常新,也依然有一大批爱好者始终追随。
《我爱我家》是当下网友们蹭热点的富矿,一有热点事件,网友就像“查字典”一样去翻剧里的桥段和台词。从某种意义上,《我爱我家》开播近30年热度不减,剧中的段子不仅仅是段子那么简单。正如剧中饰演贾志国的杨立新所说,这个戏里有很多东西能让人联想到社会现实,联想到自己。
自打告别电视的黄金时代,网络视频平台掌握更多话语权以来,就再没有新的情景喜剧爆款诞生,而经典情景喜剧也以另一种方式延续。《武林外传》的豆瓣评分从2016年开始逐年上涨,从9.1分一路涨到9.6分,打分人数超过46万。前段时间《我爱我家》120集官方剧本开启众筹计划,仅仅2天时间众筹金额就突破130万元。
情景喜剧断代 主要是会写情景喜剧的编剧太少
作为舶来品,情景喜剧在中国荧屏上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存在,它的发端便是1993年开播的《我爱我家》,并由此引发了情景喜剧的创作热潮。此后,《闲人马大姐》《东北一家人》等优秀作品登场,杨紫、张一山等童星主演的《家有儿女》,成为“90后”的儿时回忆。2006年,江湖题材情景喜剧《武林外传》播出,成为现象级制作。
恰恰从《我爱我家》开始,中国的情景喜剧就一直在走下坡路。即便是在发展势头最好的那几年,情景喜剧的日子也不好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电视台对情景喜剧的态度一直比较保守,在播出时段和频率上都有限制,情景喜剧几乎没在主流电视台的黄金时段出现过。此外,情景喜剧的创作周期和播放周期都比较长,动辄百集。曾任《我爱我家》总摄像师及制片的王小京表示:“在中国,情景喜剧没什么未来,观众觉得它俗,电视台也不愿出高价,谁愿意去拍?”
情景喜剧断代背后的关键,是专业情景喜剧编剧的断代。换言之,情景喜剧比拼的是文化,高级的幽默才有让人细细品味的欲望,加之巨大信息量的密集台词编撰工作,使得情景喜剧的创作门槛比其他剧目要高得多,而会写情景喜剧的人太少。《我爱我家》的成功,离不开梁左的剧本,也让梁左“文学师”这一头衔深入人心。在著名编剧、策划人史航看来,120集的《我爱我家》未必集集都是精品,但宏观调控由梁左完成,“人物有性格,性格有变化,现在再受欢迎的段子,也没有能够让人们记得住的男女主角”。
市场重新崛起 情景喜剧需用新的形式去展示
谈到早期的情景喜剧,大家脑海中会浮现《我爱我家》里的北京社区。而情景喜剧断代的十多年,带有地域文化烙印的独特环境,被千篇一律的商业楼、酒吧和咖啡馆所取代,也离情景喜剧所塑造的氛围越来越远了。
虽然情景喜剧创作处于停滞,但喜剧这个大类别,一直拥有极强的生命力。近年来,喜剧以综艺、脱口秀、段子、网络热梗等各种形式出现。
如今,喜剧赛道重新崛起与爆发,又令平台、投资方把开发新项目的视线重新放回到情景喜剧。近期,东方卫视出品的情景喜剧IP孵化真人秀《开播!情景喜剧》将与观众见面,最终选出一部“年度冠军剧”,由投资方进行投拍。据悉,《开播!情景喜剧》探索“剧综联动”,并非简单将情景喜剧内容搬上舞台,而是多视角、多维度展现情景喜剧的孵化过程。《开播!情景喜剧》总制片人赵斌直言:“市场冷了十多年了,但我们现在依然需要情景喜剧,情景喜剧包含的对社会问题的探讨是其他形式无法企及的,只不过要用新的形式去展示。”
(《北京晚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