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古人笔下的杏花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4-15

闫高炯

“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依稀暎村坞,烂漫开山城。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在南北朝文学家庾信的笔下,杏花绮丽烂漫,在春日原野上怒放。小心采折的杏花,衬托在金黄色的盘子里,就像一块块红色的美玉,敬献在宾客面前。诗句情景交融,让人感受到五彩缤纷、生机盎然的春意。北宋词人宋祁的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不仅有色,而且有声,点染出杏花旺盛的生命力。

杏花高雅素洁,诗人常借其抒情言志。“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在王安石所作《北陂杏花》诗中,前两句写景状物,描绘杏花临水照影之娇媚;后两句寄情于物,意在表述:北陂杏花即使被无情的东风吹落,飘飘似雪,但尚可在一泓清波中保持素洁,胜过道路边上的杏花凋零飘落路面,任人践踏,碾成尘土。

《北陂杏花》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之后,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从熙宁三年到九年,王安石两次拜相,又两次罢相,最后退居江宁,寄情于半山。虽然离开了政治舞台,但他仍坚持自己原有的改革信念与人生操守。杏花高洁的品性之美,正是王安石刚强耿介、不随波逐流的人格象征。

杏花盛开在早春二、三月,正是古代科举放榜的日子。唐朝郑谷有诗云:“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风及第花。”意为连女子都知道,折杏便是进士登科。由此,杏花又被称为“及第花”。高蟾对及第者满是艳羡,作诗云:“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而温庭筠落榜后,眼望杏园彷徨叹道:“知有杏园无路入,马前惆怅满枝红。”在古代莘莘学子心中,杏花是“春风及第花”,时刻召唤着他们进取、采撷。(《中国纪检监察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