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4-09
陈开忠
有人说,生活从退休开始,这话有一定道理。忙碌了一辈子,退休后有时间、精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放松放松心情,享受享受生活,也是人生题中应有之义。或侍花弄草,做做家务,带带孙辈,享受天伦之乐;或吃酒喝茶,游山观水,度过悠闲时光;或琴棋书画,吹拉弹拨,秀把高雅情怀。不管怎样,只要有益身心健康、无损他人和社会,凡此种种退休相,都值得肯定。
不过有一种人,他们虽然退休了,但心中对党、对国家、对社会、对事业的那份爱心和责任心却丝毫没有“退休”。他们志存道义,关心时事,读书看报,思考问题,总结人生,笔耕不辍,撰文著述,贡献余热,展现了一种积极有为、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和人生姿态。这样的生活,这样的人生,值得赞美;这样的姿态,这样的人们,值得尊敬。
退休干部陈开荣,就是这样一位值得尊敬的人。他退休十多年,日积月累,竟撰写了多达二十余万言的散文、评论、通讯等,并见诸报刊,令人赞叹。
《“诱”出来的大学梦》《难忘跳级那半年》《“宁紧一阵子 不悔一辈子”》等散文随笔,是他对自己艰难身世、励志求学、工作经历的回顾,是对党、国家、领导、同事、同学、朋友、亲人感恩之情的表达。
三评道德模范“还债局长”胡丙申、五评收养56个孤残娃的农村“党员妈妈”陈玉芳、五评“背包银行”新传人冯玉锁等评论,《大运腾飞颂“高参”》《共同富裕“领头雁”》《河东教育“孺子牛”》《孤山脚下“勒马回”》等通讯,是他对运城当代各行各业众多先进人物典型事迹的忠实记录和热情礼赞。
他还为《运城市志》编撰了内容丰富、文笔简练的《道德风尚》编目,记录了河东大地古往今来爱国奉献、家庭美德、诚信敬业、社会良风等千百个典型人物或先进群体事迹。
这些都是他退而不休、责任在肩,文章报国、服务社会的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可谓唱响了主旋律,传递了正能量,弘扬了传统美德,树立了新风正气。
壬寅春节假期,我曾拜访陈开荣先生,获其系列文章作品,且欣见恩师贾起家老师以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名言“美人之美”,为他题赠的书法条幅,感觉甚为契合、格外亲切。他是我同村组、同巷邻的叔伯辈人,康杰中学“老三届”的尖子生、高考恢复后考上大学的“七七级”大学生。其祖孙三代都是大学生,求学励志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一家人传承传统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成就美好人生。
阅读他的作品,我不时回忆起自己青少年时期与他的交集印象和乡亲们对他为人的夸赞,对他有了更进一步的敬重之情,所谓文如其人,诚为需要仰视的谦德君子、乡之贤达。
这正是:艰难困苦玉汝成,历尽贫寒牡丹艳。妙手文章励后昆,道义争担不息肩。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