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娱>

电影片名越来越“直给”是“快娱乐”的必然?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3-28

□肖扬

近来的电影市场偏于冷清,电影片名倒成为热点,原因是一些电影的片名又长又“直给”,为唤起观众的情绪,都在以长句的方式来进行铺垫。

最长11个字 片名直接表露情绪

中国电影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票房之战中傲视群雄,宣传必须快、狠、准:快速打造知名度,狠劲塑造话题度,精准定位观众群。最近几部爱情片就是这样的路数,《以年为单位的恋爱》《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可不可以你也刚好喜欢我》最长的达到11个字,片名长且直白,更别提《带你去见我妈》,以及《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可不可以不要离开我》等片名,都是直接表露了情绪,仿佛截取了微信里的聊天记录一样。

长名扎堆 与网络环境有关

长片名的扎堆流行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有细心的网友总结了规律,甚至造出公式,认为片名越长,票房越低,其实这只能算是“坊间笑谈”。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语境,就像前几年片名中的热门词汇总有“那些年”“遇见”“时光”一样。最近以来,长片名成为普遍趋势与网络环境有关。一些网络小说也是长长的名字,如年轻人喜欢的“轻小说”作品,书名采用高效地将故事内容传达给读者的通俗方式,而随着网改影视作品的增加,文化现象在各个领域也会相互渗透。

电影以质取胜 但片名也很重要

电影片名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并不能够完全决定影片命运,而现在的长片名符合了“快文化”“快娱乐”的语境潮流,方便观众想快速地找到对自己胃口的作品,这样也无可厚非。

不过,电影虽是大众娱乐产品,终究还是要有些“品位追求”,好的电影片名是能够给作品加分的。在片名上多花些功夫其实是值得的,改名前后高下立见,比如,电影《疯狂72小时》之前取名《夜夜夜》,《北京遇上西雅图》最初定名《美丽有缘》,可见片方为了契合市场而给影片起了更吸引人的片名,都是有所收获的。

反观因片名而影响票房的影片,如《荞麦疯长》《抵达之谜》等,偏于文艺未能传递出影片的特色;过于追求个性的片名,听上去有“油腻”之嫌,如《我的男男男男朋友》《我爱的是你爱我》等,反而让观众绕道而行。

电影以质取胜是必然,但好的片名也同样重要。片名就像是电影的门面,应该好听、好懂、好记,但又别太俗、太透。片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实在不行,也可以像当年的《中国合伙人》那样,借助观众的智慧来“征名”,还可以了解一下广大观众的意愿。  (《北京青年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