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2-15
□张帆
5集人文纪录片《过年的画》正在央视纪录频道热播。该片以贴近生活的人物纪实和丰富情感的细腻呈现,向观众展示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前世今生。
该片总导演祖光说,从2019年纪录片正式立项开始,其间拍摄工作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文案创作和资料收集从未间断。“我们不想单纯地就事说事,想以年画为叙事载体讲述城市故事,讲述百年中国民族精神中深层的故事”。
在《过年的画》中,有名有姓有故事的采访对象就有30位,实地采访让这部纪录片在故事性和可看性上都非常突出。在该片第5集中,一段展现杨柳青木版年画新老两代创作者到延安调查采风的影像非常珍贵。据祖光介绍,这段影像出自天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电影《杨柳青年画》,拍摄于1979年。“当时我们想找一些老的影像资料,从北京找到西安,都没有收获。最后经过多方走访,在天津档案馆仓库里找到两卷珍贵的老胶片,就是这部《杨柳青年画》。这部影片当时并没有放映,此次也是尘封40余年后第一次出现在观众面前”。
“我们一直在思考怎样让杨柳青年画‘动’起来、‘活’起来。”祖光说。这种创作思考最终表现在纪录片的开头动画中:黑白年画不断充实色彩,随即画中人物随乐起舞,活灵活现。“我们希望通过多媒体和高科技手段的应用来吸引更多年轻观众,为他们展示一个有着浓郁祈祥纳福氛围、更年轻化的年文化”。
许多观众表示,纪录片让杨柳青木版年画这种古老技艺所承载的集体记忆和创作精神得以突显,也让浓厚的乡愁有了新的表达方式。
(《天津日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