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2-09
□曾索狄
中国短道速滑队被称为中国冰雪队伍中的“王牌部队”。这支队伍如何成长起来的?近年来,有哪些高科技手段助力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伴随着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举办,“三亿人上冰雪”的目标实现得如何?
对于这些问题,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出品的《冰雪梦启程》选择用镜头解答。纪录片以独家视角走近国家专业冰雪运动员,揭秘中国冰雪运动装备制造的创新发展,通过丰富的人物故事展现“三亿人上冰雪”的愿景,从而折射出新时代冰雪运动发展的新面貌。
解密夺金项目背后的“知识点”
“过弯速度有多快?测试过吗?”看着冰场上一个个积极训练的运动员,澳大利亚籍主持人安龙发出了自己的疑问。
“目前在世界上最快的就是中国的武大靖,单圈速度达到7秒9。”在这句简单的答案背后,更多有关短道速滑的秘密正在揭开:这不仅是一项考验运动员能力与素质的项目,它还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比如,冰刀的打磨水平,可能直接影响运动员过弯时的表现——对大部分观众来说,有关冰刀的知识新鲜又陌生。但在《冰雪梦启程》中,类似的“知识点”还有很多。在吉林省短道速滑队,纪录片拍摄采访了专业运动员在科学训练、安全防护以及营养膳食等方面的备战过程。而通过对比两代专业运动员在短道速滑项目上训练和装备的提升,观众也不难看出,国家综合实力上升对于体育运动事业的积极影响。
《冰雪梦启程》总导演陈亦楠说,为了备战北京冬奥会,国家队早早就开始了封闭式训练,这给纪录片的拍摄带来了不小的阻碍。经过反复联络与沟通,团队最终锁定了培养了包括武大靖在内的众多健将的吉林省短道速滑队,力求还原健儿们平时训练的状态。
而在拍摄过程中,团队还一度遭遇东北多省疫情。不仅如此,《冰雪梦启程》还克服重重困难,进入了充满神秘感的中国航天科技七〇三所,独家揭秘轻质高强的太空材料是如何运用在雪车的自主研发和制造上的。陈亦楠透露,团队是首个揭秘航天技术在自主雪车研发方面运用的团队,“拍完以后我们真正理解了,为什么现在中国在更多的冰雪项目上有了提升——很多项目对装备的要求很高,是国家的实力支持着你去挑战更多项目”。
讲述中国人与冰雪运动的故事
《行进中的中国》《东京审判》《亚太战争审判》……多年来,陈亦楠工作室制作了一系列重大纪录片项目,在国际上屡获殊荣。这支长期承担国家重大外宣项目的外语纪录片团队,具有丰富的国际联合制作和国际传播经验,擅长以国际视野讲述中国的历史、发展、现状,解读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致力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对外传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在拍摄制作《冰雪梦启程》时,陈亦楠和导演王芳率领团队继续发挥优势,邀请澳大利亚籍主持人安龙作为主持人,以他的国际视角观察中国首次承办冬奥会背后的故事。陈亦楠介绍,安龙是媒体人出身,他兼具主持能力与媒体观察的视角。而在东方卫视首播之后,《冰雪梦启程》未来还将制作英文版并进行海外发行。
除此之外,纪录片还将镜头对准在中国的外国教练,包括吉林省短道速滑队的韩国教练、北京十一学校的俄罗斯冰球队教练,讲述中国体育运动与国际交流接轨的动人故事。
让整个团队感触最深的,还是今天越来越多中国普通老百姓开始爱上并享受冰雪运动。为此,团队特别前往长白山,还原老人、儿童群体与滑雪运动的亲密接触,展示“三亿人上冰雪”的真实场景。安龙更采访了北京青少年女子冰球队队长阿宝,讲述当代中国青少年的冰雪梦想。
“以往很多人觉得,小朋友学体育就是要走职业化的道路,但在拍摄中,我们发现家长的观念也在改变,更有平视世界的态度。一方面,他们觉得能走职业道路很好,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很多人觉得我们就是来玩的,是来享受运动的。”陈亦楠说,通过这些青少年的故事,观众将会看到全民运动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体育观念的改变与提升,“大家越来越认同,体育的精神不仅仅是竞技,还包括身体素质的加强等很多方面。”
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民体育素质……从这些角度上说,《冰雪梦启程》关注的不仅仅是冰雪赛场,更是一次对中国近10年来冰雪运动发展的浓缩展现。(《新闻晨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